2022年資本市場跌宕起伏,但也不乏靠譜的上市公司。
市場動蕩之年,新能源行業獲政策持續加碼跑出“加速度”,靠譜的新能源公司表現尤為璀璨奪目。
01
比亞迪(002594.SZ)新能源車年度銷冠2023年1月2日晚間,比亞迪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共計銷售186.35萬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208.64%,按照2022年設定的150萬輛銷量目標計算,目標完成率達到124%左右。比亞迪2022年銷量已超越特斯拉的131.39萬輛汽車,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銷冠”。
中國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乘聯會發布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批發銷量達649萬輛,同比增長96%。由此來看,比亞迪的新能源車銷量在中國的市占率已高達28.7%,在傳統車企向新能源汽車轉型中,比亞迪厚積薄發,無疑是行業的杰出代表。
從業績來看,2022年前三季度,比亞迪實現營業總收入2676.88億元,同比增長84.37%;歸母凈利潤93.11億元,同比增長281.13%;凈利潤及其增速,創歷史最好記錄,業績表現亮眼。從市值來看,比亞迪在2022年總市值首次突破萬億元,躋身全球車企市值前三,也創造了自主車企的歷史。
02
隆基綠能(601012.SH)“光伏茅”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隆基綠能實現營業收入870.35億,同比增長54.85%;歸母凈利潤109.76億元,同比增長45.26%,基本每股收益1.45元/股,同比增加43.56%。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凈利潤雙增,業績已超過2021年全年。
隆基綠能是全球光伏硅片龍頭,組件銷量穩居行業前三。2021年隆基綠能實現單晶硅片出貨70.0GW,組件出貨38.5GW,分別占全球市場份額的30.1%和17.4%,均為全球第一。目前光伏行業市場需求持續維持高增長,2022年1-9月,隆基綠能主營產品出貨量持續增長,實現單晶硅片出貨量超60GW,單晶組件出貨量超30GW,行業領先優勢顯著。
作為行業技術變革的推動者,隆基綠能加大研發力度,創新技術進步,2022年9月,公司西咸樂葉年產15GW高效單晶電池項目正式投產,新型電池技術HPBC進入量產階段;同月,公司在自主研發的摻稼P型M6全尺寸單晶硅片上,將HJT電池轉換效率刷新至26.12%,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03
億緯鋰能(300014.SZ)穩健鋰電巨頭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億緯鋰能實現營業收入242.83億元,同比上漲112.12%;歸母凈利潤26.66億元,同比上漲20.3%,業績起飛。隨著快速加碼產能,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續優化。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以來,億緯鋰能已規劃產能近300GWh,規劃投資金額超800億元,彰顯出公司對產品下游需求的信心。
億緯鋰能以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業務為核心,產品線布局全面,目前已形成一定的市場影響力。公司產品4695大圓柱電池競爭優勢矚目,已實現能量密度350Wh/kg,在提升30%的制造效率基礎上將生產周期壓縮在7天以內,并在制造成本端實現了50%的降低,同時達到全生命周期NTP。目前大圓柱電池中試線已投產,試產的整體情況較好,并獲得德國寶馬集團定點,備受眾多優質客戶的青睞,保持較強的競爭力。
此外,億緯鋰能持續創新,還多點布局新電池技術,行業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2022年12月,億緯鋰能SJ01 BMS項目通過ASPICE CL2認證,標志著公司的bms開發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對擴大公司產品的國際影響力和海外市場業務具有積極作用。同時,公司積極構建產業鏈生態,通過合資、持股等方式綁定恩捷股份、貝特瑞、中科電氣、新宙邦等頭部材料企業,完善產業鏈生態。
04
天齊鋰業(002466.SZ)千億鋰王天齊鋰業是全球領先的鋰生產商,2021年鋰化合物產量位列全球第四、亞洲第二,市占率分別達7%和12%;同時,控股子公司TLEA(間接控股泰利森的鋰輝石礦Greenbushes)是全球最大的鋰礦開采運營商,按2021年鋰精礦產量計,市占率達38%。從市值來看,截至2023年1月11日,天齊鋰業的市值為1332.02億元。
作為市值超千億元的鋰礦龍頭企業,天齊鋰業2022年前三季度賺超150億元。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天齊鋰業實現營業收入246.46億元,同比增長536.40%,歸母凈利潤159.81億元,同比增長2916.44%,凈利潤增速位居行業首位。作為唯一一家鋰礦自給率達到100%的企業,天齊鋰業已實現“低負債率”、“高毛利率”,同期公司資產負債率降至25.53%,銷售毛利率高達85.53%,盈利能力突出。
在新能源賽道火熱,鋰礦競爭白熱化之際,今年1月,天齊鋰業擬以1.36億澳元(約為6.32億元人民幣)收購澳大利亞ESS礦業公司100%股權,公司鋰資源量再增厚,遠期資源保障能力提升,公司具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05
天賜材料(002709.SZ)全球電解液龍頭鋰電行業發展強勁,電解液需求高增。天賜材料深耕、領跑電解液賽道,打造“硫酸-氫氟酸-氟化鋰/五氟化磷-六氟磷酸鋰-電解液”產業鏈一體化布局,成為全球電解液龍頭企業,并與寧德時代、LG、Tesla等廠商深度合作。
2021年,天賜材料電解液出貨量為14.4萬噸,占國內電解液出貨量的28.8%。西部證券預計2022年,公司電解液出貨量在33萬噸左右,龍頭地位穩固,市場份額有望繼續提升。根據天賜材料發布的2022年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4.29億元,同比增長148.06%;歸母凈利潤43.60億元,同比增長180.65%,盈利能力大幅領先行業其他公司。
天賜材料六氟磷酸鋰自供率保持在95%以上,一體化優勢盡顯;公司磷酸鐵項目進展順利,由于采用液體六氟副產物硫酸作為原材料,磷酸鐵成本優勢顯著;公司發布非氟類鋰電池粘結劑、NMP替換溶劑TinciE100以及動力電池模組封裝膠三款重磅鋰電材料新品,積極打造新的增長極。
06
新奧股份(600803.SH)清潔能源強者新奧股份積極響應國家綠色低碳發展要求,推動綜合能源新發展,深入探索氫能等清潔能源新賽道。2022年前三季度,新奧股份實現營業總收入1066.86億元,同比增長34.17%;歸母凈利潤31.59億元,
在需求端增速較為乏力的不利背景下,公司的天然氣業務表現出了較強的韌性。2022年前三季度,新奧股份在全國擁有254個城市燃氣項目,新開發工商戶開口氣量1485萬立方米/日,天然氣零售氣量達188.3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4%。在直銷氣方面,新奧股份發揮天然氣全產業鏈聯動優勢,持續拓展市場,實現直銷氣量27.5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2%。
新奧股份還積極布局氫能核心技術與設備,在氫能生產、加注等方面均有建樹,擁有14項制氫專利技術,39個制氫項目,新簽約工程建造總金額達38億元,其中,氫能相關訂單達14億元。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共投運綜合能源項目189個,綜合能源銷售量達182.0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5%。此外,仍有39個在建項目,后期有望持續保持高增速和穩定的盈利能力。
07
恩捷股份(002812.SZ)濕法隔膜巨頭隔膜是鋰離子電池的核心材料之一。恩捷股份是濕法隔膜行業龍頭,市場份額為50.03%,占據市場“半壁江山”,而可比公司星源材質(300568.SZ)僅為12%。
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恩捷股份實現營業總收入92.80億元,同比增長73.81%;歸母凈利潤32.26億元,同比增長83.77%;扣非凈利潤31.12億元,同比增長91.11%,業績穩步增長。
隨著公司鋰電池隔離膜業務規模擴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大幅增加,2022年前三季度,恩捷股份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8.68億元,同比增長230.04%。目前,公司的多個項目均在有序推進,在國內,公司與億緯鋰能、寧德時代等成立合資公司,尋求互利共贏。在國外,已在匈牙利建設首個海外鋰電池濕法隔膜生產基地,4億平基膜產線正有序推進中。恩捷股份的規模效應日益顯著。
08
通威股份(600438.SH)硅料大鱷在光伏行業一體化發展趨勢下,通威股份在新能源主業上,已成為擁有從上游高純晶硅生產、中游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到終端光伏電站建設的垂直一體化光伏企業。公司的高純晶硅和太陽能電池的產能規模均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公司高純晶硅產能規模已達23萬噸/年,并規劃2024年至2026年高純晶硅年產能規模達到80萬噸至100萬噸,充分看好硅料產業的發展前景。
2022年以來,由于供不應求,硅料價格一路走高,下游硅片企業積極與通威股份商議長單采銷合作。2022年前三季度,通威股份已簽訂了6份硅料重大銷售合同,累計銷售金額達3573.66億元,簽約對象包括晶科能源、美科硅能源、雙良硅材料、隆基綠能子公司等。
目前,通威股份的硅料產能依然保持滿產滿銷狀態,新產能釋放進度均按計劃正常推進中,公司的業績向好。數據顯示,通威股份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突破千億元,為1020.84億元,同比增長118.6%,歸母凈利潤為217.3億元,同比增長265.54%。
09
璞泰來(603659.SH)負極材料龍頭璞泰來作為新能源電池供應鏈關鍵生產環節企業,在負極材料、隔膜涂覆及鋰電設備領域持續深耕,產品獲得市場廣泛認可,與寧德時代、LG新能源、ATL、三星SDI、中創新航、比亞迪、欣旺達、珠海冠宇、億緯鋰能等主流電池制造廠商和車企保持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
璞泰來主營負極材料、涂覆隔膜、鋰電設備三大業務,是負極材料龍頭企業、國內最大隔膜涂覆加工商。公司2021年負極材料銷售97242噸,涂覆隔膜及加工量(銷量)達到21.71億㎡。目前公司已經形成年產15萬噸的負極材料有效產能及40億㎡的涂覆隔膜加工產能。璞泰來負極龍頭地位穩固,多業務協同效應凸顯。
下游鋰電需求旺盛,刺激璞泰來營收、利潤雙增長。2022年前三季度,璞泰來實現營業總收入114.14億元,同比增長81.31%;歸母凈利潤22.73億元,同比增長84.68%。
10
天華超凈(300390.SZ)鋰電材料新秀
天華超凈于2018年跨界進入了鋰鹽冶煉行業,卡位布局氫氧化鋰賽道,目前已成為一家快速成長的鋰業新巨頭。2022年上半年公司鋰電業務實現營收72.12億元,同比增長720.89%。
從產能來看,天華超凈披露,按計劃,公司將于2023年3月達到年產11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的產能。公司多個擴產能項目均在2024年竣工建成,預計到2026年其電池級氫氧化鋰產能達到16萬噸/年。
作為氫氧化鋰頭部廠商,天華超凈充分受益下游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增長紅利,主要產品量價齊升,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5.73億元,同比增長441.47%;凈利潤51.55億元,同比增長836.76%。
1月6日,天華超凈發布鋰礦、鋰鹽類企業首份2022業績預告,預計公司凈利潤同比大增6倍。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2年凈利潤達到64億元至6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02.76%至646.68%,凈利潤大幅增長。
巴菲特有句名言:“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當經濟發展欣欣向榮、蓬勃向上之際,市場參與者之間的差距或許并不顯著;而在市場跌宕起伏之際,市值表現良好、業績增長穩健、盈利能力強勁、發展前景廣闊的企業,或許才更加值得信賴。(思維財經出品)■
(責任編輯: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