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科網光伏訊,近日REC Silicon在其官網宣布,其子公司REC Solar Grade Silicon LLC與韓華新能源簽訂為期10年的硅料承購協議,后者將采購REC在華盛頓州摩西湖工廠未來10年內生產的全部多晶硅。

在市場需求推動下,多晶硅價格在過去兩年里持續高漲,縱然如此,也擋不住下游企業的“熱情”,預估金額高達百億的長單合同屢見不鮮,期限也長達數年不等,屢屢沖上“熱搜”。

本次,韓華新能源一紙“十年長約”,更是將對多晶硅的“爭奪”帶上新高度。不過從雙方的關系來看,本次承購協議也在意料之中。

前硅料巨頭

資料顯示,REC成立于1996年,此后逐步進入光伏領域。經過多年發展,REC成功抓住第一次全球光伏產業發展的機遇,在2005年前后成為全球硅料巨頭,產能位居世界前列,同時還擁有領先的硅片和電池產能。

在此基礎上,REC戰略重組為REC Silicon、REC Wafer、REC Solar三大業務模塊,分別負責多晶硅、硅片、組件業務。

憑借此前積累的巨大優勢,REC Silicon在“光伏寒冬”后依然保持了強大的競爭力。2011-2014年間,其太陽能級多晶硅出貨量連續四年排名全球第五,2015年排名還全球第六。但在進入2016年后,其多晶硅出貨量迅速掉出全球前十,就此退出領軍企業的競爭。

2019年,REC Silicon關閉位于華盛頓摩西湖的多晶硅工廠,一代硅料巨頭就此退出多晶硅市場。

韓華新能源的布局

2022年,在全球多晶硅供需失衡下,韓華新能源先是在1月份以1.6億美元收購了REC Silicon 16.67%的股份后,3月份又以4400萬美元從Aker Horizons額外收購了4.67%的股份,成為后者最大股東。此后,REC Silicon宣布將重啟其在華盛頓摩西湖的多晶硅工廠。

不難看出,正是在韓國光伏龍頭韓華新能源的主導下,前硅料巨頭REC Silicon才能在新世紀的第三個十年迎來轉機。當然,韓華新能源不僅看中了REC Silicon的硅料生產基地,還有成本更低的硅料生產技術。

聚焦美國市場

目前,多晶硅主要使用改良西門子法進行生產,經過多年的優化,頭部企業大全能源等已能將生產成本控制在5萬元/噸以下,讓不少“后來者”望而卻步。

但如果使用硅烷流化床法生產的顆粒硅,就可以成本上實現超越,按照保利協鑫的說法,硅烷流化床法生產的棒狀硅,相比改良西門子法毛利率可提高約15個百分點。

REC Silicon就是最早使用硅烷流化床法量產多晶硅的企業之一,擁有一定的經驗和技術。韓華新能源收購REC Silicon股份,和本次簽下十年長約,很有可能就是看到了后者在硅烷流化床法上的優勢。

當然,此舉也是為了配合韓華新能源在美國的布局。近期,韓華新能源宣布將投資25億美元,在美國打造一個涵蓋硅棒、硅片、電池以及光伏組件的一體化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