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由索比光伏網主辦的2023“光能杯”跨年分享會暨2022第十屆光伏行業頒獎盛典,在蘇州市蘇州園區香格里拉大酒店(蘇州工業園區協鑫廣場)隆重舉辦。

陽光電源高級副總裁趙為出席了本屆“光能杯”跨年分享會分論壇——創新分享會,并作主題為《碳管理解決方案》的分享。

 

 

趙為提到,陽光慧碳的邏輯,是希望從六個步驟來實現真正的碳中和:

第一步就是碳的評估測量,首先知道目前一個企業,一個園區,甚至一個城市碳所處的狀態,需要做一下盤查;

第二步是雙碳規劃,基于目前的狀態做出規劃;

第三步就是智能減碳,怎么減碳大家有一些方案,最簡單的就是裝光伏;

第四步就是能碳運營,如何它發揮最大的效益怎么結合很多的需求,包括電力方面的調整,電力交易的自由化,電力交易帶來的綠色金融方面的價值,能碳運營也是基于SaaS平臺做的工作;

第五步就是碳排抵消,如果碳比較多,經過前面的步驟,包括投入還不足以變成零碳,可以用其他的方案,比如說綠證消納。

第六步就是認證賦能。

下文為現場致辭實錄整理:

非常榮幸受邀參加開年隆重的技術分享,碳也很熱,陽光電源在碳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實踐,跟各位專家同行做一個匯報。

首先我們看一下陽光電源戰略的規劃,陽光電源是圍繞光風儲電氫五大賽道,有一系列的核心設備,基于這些核心設備,我們為客戶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客戶需要的不是簡簡單單的逆變器、儲能裝置,需要是相對完善的解決方案,因此我們提供一些電站開發這樣的工作,基于這些我們未來還是提供平臺和服務,這才是未來更具有前瞻性的戰略方向,以此我們也看到碳方面的方向,我們成立了這樣一個子公司就是陽光慧碳提供一些零碳技術服務、虛擬電廠、碳資產管理,今天的報告也是圍繞陽光慧碳對于解決方案的思考和具體實踐展開的。

首先我們看到陽光慧碳本身的slogan、愿景濃縮了一下,是希望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零碳解決方案,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宏觀一些的,想去做集成的工作,在這樣一個解決方案里面,首先需要有一個平臺,主要是一些數據方面的服務,所以會有一個SaaS平臺,基于平臺會提供全方面碳方面的能力體系,這里面有碳管理方面所必須的,我們拿到一些CCER、VCS、CBAM證書的交易通道,還有CDP的認可,目前已經在SaaS平臺上面有認證的資源。同時布局了一些未來基于碳管理需要的虛擬電廠和電力交易輔助服務。

整個碳管理過程當中,慧碳做了非常深入的思考,慧碳的邏輯是希望從六個步驟實現真正的探中和,把六個步驟概括起來:

第一步就是碳的評估測量,首先知道目前一個企業,一個園區,甚至一個城市碳所處的狀態,需要做一下盤查。

第二步是雙碳規劃,基于目前的狀態做出規劃,這些企業都是服務性質的。

第三步就是智能減碳,怎么減碳大家有一些方案,最簡單的就是裝光伏。減碳里面也有提到節能的方案。

第四步就是能碳運營,我怎么讓它發揮最大的效益怎么結合很多的需求,包括電力方面的調整,電力交易的自由化,電力交易帶來的綠色金融方面的價值,能碳運營也是基于SaaS平臺做的工作。

第五步就是碳排抵消,如果我的碳比較多,經過前面的步驟,包括投入還不足以讓我變成零碳,我可以用其他的方案,比如說綠證消納。

第六步就是認證賦能。我已經做到碳中和了,但是不是我自己說了算,我馬上會面臨很多國際上,特別是歐盟的壁壘,需要出具一些證書證明是零碳的,包括碳足跡的證明,我們可以提供這樣的證書,第三方機構的合作,同時結合企業的ESG報告,這也是企業非常熱的,已經成為一個主流,將來上市企業甚至大型企業都必然面臨的需求,可以把這些步驟和ESG結合起來。

站在陽光慧碳的角度,就是把這六個步驟完整的打通,我們希望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每一個企業在這里面都會找到自己的需求,不一定一口氣做完,你可以只做其中一兩個。我們陽光慧碳最近做了一些很有意義的,每個人都有碳排,比如說住酒店也有碳排,交通也有碳排,可以讓大會做一次性的做碳中和,比如說購買一些證書,讓整個大會成為一個綠色的大會。

第一步,評估測量。現在我們看到很多能力,很多企業都具備了,比如說碳排放的行業標準,碳排放因子的研究已經很快了。

陽光慧碳有一個優勢就是和CQC和TUV實現互認,在慧碳上的做的碳排查是具有公信力的。除了慧碳以外,還和其他的頂級智庫合作,比如說畢馬威、上海社科院、CDP。

智能減碳,通過建設分布式電源及其他設備,降低用能成本,有效減少碳排:分布式光伏、威風發電、儲能、蓄冷、蓄熱、工業節能改造,建筑節能改造等,進一步提高清潔能源供應比重。

能碳運營是軟的,我們怎么讓投入的新能源或者是降耗的設備,怎么樣和原來原來的生產運營過程結合起來,發揮最大價值,比如說讓白天高峰期盡量的少用,用我的光伏和儲能,怎么樣在公司廠區的負荷參與到虛擬電廠,成為可調負荷,怎么樣能夠把源網荷儲協同提供核心控制策略。

碳排抵消,通過開發代銷模式,為客戶提供可溯源、量價穩定的綠證供應服務,里面也會有一些區塊鏈的技術,保證所有的數據都是可溯源的,碳的方向發展非常快,大家對公信力數據里面的準確性大家非常有疑問的,所以采用區塊鏈技術是大家公認的好的方向。

認證賦能,對于企業來說希望得到第三方有公信力的憑證,這樣才可以真正的創新無阻,在整個陽光慧碳的系統解決方案里面,最后這一步也是很有價值的,我們和CQC、CUV提供一個證書的互認,報告里面也可以得到體現。

陽光電源技術慧碳的能力,陽光慧碳就是把陽光電源總部作為客戶實施各方面的動作,這是陽光電源簡單的情況,這是2021年的參數。

對于陽光來說,首先是比較早的就加入了RE100,后面也加入了EP100和其他的組織,陽光也是不斷踐行“綠色使命、成就美好”的可持續發展,把推動ESG作為陽光的重要使命。

ESG做的可圈可點的是新浪財經做的中國ESG優秀企業調查,陽光獲得了第一名榜首的位置,陽光電源作為綠色能源的推動者,我們在公司治理和環境友好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這是參加的組織和碳中和方面的。

對于慧碳來說,把陽光電源作為客戶,這是陽光自己做的盤查的結果,包括總部和生產園區。

開始做了一些動作,裝了一些光伏的屋頂,購買綠電,提升能源的生產率,這是EP100的要求,同時增加電動車,有一個園區按照集團的要求,園區的員工必須全部使用電動車,同時進行高能耗設備的改造,再就是碳匯方面種植“陽光林”。

這里進一步提了陽光屋頂的方案,其實我們也裝了很多儲能,我們本身有這樣的產品,我們公司自己就開始用,用的時候有很多價值,這是儲能本身具備的價值,我就不多說了,儲能裝上以后,對本身的碳排有很大的價值,包括提升能碳運營帶來的效益,方方面面降低我們的固定容量。

其實對于一個大型的制造業來說,這方面投入并不大,但是會產生相對來說比較可觀的效益,如果單純的從兩充一放只是賺中間的價差的話,非常有限,必須把儲能的很多細節發揮出來,這樣就是能碳運營內部的精髓,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

這是整個零碳工廠的體現,我們也是做了一個類似于孿生系統進行展現,也比較直觀,我們目前是2028年實現100%使用綠電,2028年能源生產率提高35%,2028年實現運營碳中和,這個我們也是作為一個試驗田來做的,我們也是用了很多非陽光的產品和技術,比如說我們用了地源熱泵和空氣源熱泵等改造技術。肯定還是有缺口,最終還是會買一些綠電和綠證,最終實現這樣一個證書,這是萊茵給我們頒發的碳中和的證書。

同時在ESG方面,所謂的社會責任報告,陽光已經持續了六七年了,現在大家用了更通用的名稱,按照這種方式在做一些發布,同時按照ESG里面TCFD的標準,把我們的內容呈現出來。

第三部分匯報一下對外部的,慧碳運營的時間也就兩年時間,他們已經做了蠻多子外部的,其實目前對碳管理要求非常迫切的企業,第一批企業反而是外資、外貿型的,因為他們需要跟國外的客戶,歐盟的客戶做交易,歐盟對這方面的交易非常迫切的,第一批是這些和外貿相關的,這是一家山東的外資企業,基本上是六個環節都做了,那個過程是相對比較快的,達成他的目標,包括節點,包括碳關稅的避免。

這是我們在一個重卡的換電站做的工作,其實在這里面如果大家看到實質,其實只是覺得裝了一些光伏,做了一個源網荷儲的電站,我們進一步賦能碳的屬性,這才是企業最終想要的,企業做源網荷儲,最終的目標是希望在碳上面得到改進和提升,最終達到低碳甚至零碳。

這是商業綜合體,這家是全國連鎖的,想打造的也是一樣的邏輯,希望我的商業區是零碳的,這樣給大家的感覺是一個綠色的消費場地。在這里我們除了裝光伏以外,更多的也是做一些調度和談方面的管理。

今天我的分享不是很深入,我給大家匯報一下陽光在碳方面做的工作,未來是希望和行業更多的同行做研討和合作,以全生命周期的慧碳系統運作起來,加速我們的綠色轉型。

我的匯報就到這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