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光伏行業高景氣度也吸引了各類企業跨界“追光”。
3月3日晚間,在三次延期回復關于擬100億跨界光伏事宜后,知名珠寶企業明牌珠寶終于正式回復了深交所的關注函。
正式回復關注函
對于本次百億跨界投資,明牌珠寶在回復函中表示,公司本次擬投資光伏電池項目,是基于當前的產業政策、行業發展趨勢、市場環境、公司經營狀況等因素做出的。在保證主業穩定發展前提下,公司對光伏電池項目作了合理分析,并充分利用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優勢資源,完成光伏電池項目人才、技術相關儲備,同時項目切實得到地方政府的優惠政策支持,公司具備相應資質、人才及技術儲備、市場資源,投資發展光伏電池項目具有可行性。
該公司稱,本次投資決策審慎合理,符合公司發展需要及長遠規劃目標,將有利于提升公司經營業績,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推動公司可持續發展,對公司經營質量的提升將發揮積極正向作用,符合全體股東利益,不存在迎合熱點炒作股價的情形。資料顯示,明牌珠寶是中國最大的珠寶企業之一,全球領先鉑金首飾生產商與零售商,行業工藝標準制定者之一。該公司主要從事中高檔貴金屬和寶石首飾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
100億跨界光伏遭疑
就在今年2月3日,明牌珠寶曾公告稱,公司擬在紹興柯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管理區域內投資建設日月光伏電池片“超級工廠”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00億元。
本次項目由明牌珠寶(或下屬子公司)投資建設20GW電池片產能,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建設10GW產能的TOPCon技術電池片,二期建設6GW產能的TOPCon技術電池片及4GW產能的HJT技術電池片。項目計劃總用地面積約380畝(一期210畝),項目固定資產投資65億元。
彼時,明牌珠寶曾表示,公司在充分分析光伏行業蓬勃發展現狀、產業政策、未來市場空間及現有技術等因素的基礎上,擬發展TOPCon電池和HJT電池項目,尋求新利潤增長點,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
與此同時,明牌珠寶這一跨界投資光伏項目也引來不少爭議。
一方面,該公司主要從事珠寶行業,核心業務是“明”牌珠寶品牌的連鎖經營管理,可以算是光伏領域的“門外漢”,能否具有相應資質、人才及技術儲備、市場資源等仍是變數;
另一方面,該公司主營業務近年來也不理想,截至2022年9月底總資產接近45億元,其中報告期內的貨幣資金僅11.07億元。投資百億跨界光伏在資金來源上存疑。
根據明牌珠寶向深交所的回復,100億元資金來源分為5部分,包括項目公司項目貸款39億元、項目公司流動資金貸款10億元、項目公司政府補貼12.5億元、項目公司利潤再投資 32 億元以及母公司自籌6.5億元。明牌珠寶認為,公司已具備了相應人才儲備和技術積累。其后不久,該公司收到深交所關于百億投資光伏電池項目的關注函。
多次跨界投資 結果不理想
實際上,這并非明牌珠寶首次跨界投資。
幾年前,明牌珠寶曾跨界房地產,以7億元的成本獲得蘇州好屋25%股權。當時業績承諾7.5億,但實際完成4.6億,只完成6成,所涉及的應補償金額還有部分尚未還清。
2019、2020年期間,該公司對蘇州好屋分別計提1.78億元、3.04億元的減值準備,致使該公司大額虧損,蘇州好屋賬面價值也從最初的7億降至2022年中期的不足1億。
去年11月,該公司發布公告,有關其投資蘇州好屋被合同詐騙一案已被當地相關部門立案偵查。最終,這次跨界房地產以“合同詐騙”告終。
除了房地產,明牌珠寶也曾參股銀行,但結果也不理想。2015年,該公司子公司通過多次股權交易,累計受讓瑞豐銀行上市前4.07%股權,合計投入3.06億元。2021年6月,瑞豐銀行登陸上交所,至年底浮盈超過30%。
然而,進入2022年后,瑞豐銀行股價“跌跌不休”,至去年底已經大幅跌破發行價。
在業績方面,明牌珠寶于今年1月31日發布業績預告顯示,該公司預計2022年營業收入達34.5億元至35億元,凈虧損9500萬元至1.4億元,同比下降169.36%至202.21%。
明牌珠寶稱,本次業績變動主要原因為2022年度公司對瑞豐銀行股權投資擬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然而,如果扣除投資帶來的收益,明牌珠寶在2019年至2021年均為虧損,扣非凈利潤虧損超5億元。
綜合來看,本次明牌珠寶斥資100億跨界光伏到底有多少成色,仍然還是一個未知數。后續將進一步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