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新能源光伏行業高景氣度之下,國內資本市場上光伏賽道格外引人注目。就在近日,全球硅料龍頭新特能源A股IPO上市申請已獲上交所受理。
募資88億大舉擴產
3月6日晚間,新特能源(01799.HK)發布公告稱,該公司于近日已遞交招股書,計劃在上海交易所主板上市,并獲得上交所受理,受理號為上證上審[2023]146號。
招股書顯示,新特能源擬沖刺上交所主板IPO上市,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3億股,募集資金約88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年產20萬噸高端電子級多晶硅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建設項目。根據規劃,該項目分兩期各10萬噸建設,建設期均為1年。
后續如能順利完成IPO上市,這也意味著,新特能源將成為國內又一家“A+H”兩地上市光伏企業。
根據該公司測算,本次募資投建的多晶硅項目達產后,若以銷售價格7萬元/噸計算,預計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大約140億元,年均稅后利潤28億元;若以銷售價格10萬元/噸計算,預計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大約200億元,年均稅后利潤超70億元。
業績爆表 凈利歷史首次破百億
資料顯示,新特能源成立于2008年,主營硅料相關業務,于2015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控股股東為特變電工,母公司持股比例持股比例為66.6%。
截至目前,該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太陽能級多晶硅生產商和光伏項目開發商。截至2022年末,新特能源多晶硅產能達到20萬噸/年,位居全球前三;與通威、大全、協鑫并稱為硅料“四大天王”。
業績方面,在2020-2021年,新特能源營收分別為141.82億元和225.23億元,凈利潤6.35億元和49.55億元;受益于多晶硅產品量價齊升,業績開始出現大幅增長。
3月1日晚間,新特能源發布2022年報,該公司實現營收375.41億元,同比增長66.68%;實現歸屬股東凈利潤133.95億元,同比增長170.33%。
這也是該公司自成立以來年度凈利潤規模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創歷史最佳紀錄。
產銷方面,該公司去年多晶硅產量為12.59萬噸,銷量為10.67萬噸。
毛利率方面,該公司去年多晶硅業務實現毛利180.66億元,同比增長166%;毛利率高達70%。
產能規劃方面,該公司預計2023年多晶硅產量達23萬~24萬噸;其中準東20萬噸多晶硅項目一期10萬噸建設將于今年上半年投產。
客戶方面,新特能源目前的主要客戶包括隆基、晶科、晶澳、中環、高景等硅片頭部生產企業。
硅料“四大天王”
近年來,受益于光伏產業鏈上游硅料價格上漲,硅料“四大天王”去年業績也是紛紛大漲。
通威股份于今年1月中旬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顯示,實現凈利潤252~272億元,同比增長207%~231%。
協鑫科技于2月中旬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超過15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0%。
大全能源于2月27日發布年度業績快報顯示,2022年實現營收309.4億元,同比增長186%;凈利潤191.2億元,同比增長234%。
綜上,再加新特能源133.95億元的凈利潤,僅硅料“四大天王”去年的凈利潤總額預計超過732億元。
此外,在項目投資方面,今年1月,大全新能擬在包頭市總投資173億元,投建年產10萬噸高純硅基材料和年產2萬噸半導體硅基材料項目。
今年2月7日,通威股份擬在樂山市新增投資約60億元,建設年產12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及相關配套設施。
價格降溫 企業盈利空間幾何?
自去年底至今,持續高漲的硅料價格終于迎來了“降溫”,從去年最高超30萬元/噸一路下滑,今年1月份曾一度暴跌至12萬元/噸。春節之后,隨著市場需求回暖,硅料價格又大幅反彈,2月份反彈最高到大約25萬元/噸。
然而,隨著多晶硅企業復工復產和新增產能的不斷釋放,近期硅料價格開始重回跌勢。3月1日,硅料價格出現小幅下跌,單晶復投料主流成交價格下滑至23.5萬元/噸,單晶致密料的主流成交價格下滑至22萬元/噸。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7日,單晶復投料均價降至大約22萬元/噸,單晶致密料均價降至大約21.5萬元/噸。
根據市場預估,預計今年硅料價格整體趨勢將緩步下行,第一價格運行區間將在15-20萬元/噸;至今年底前后,硅料第二價格運行區間或將在10-15萬元/噸。
對于硅料企業而言,多晶硅價格回落勢必會壓縮其利潤空間。不過,隨著市場需求的激發和硅料企業新增產能的快速釋放,多晶硅需求量和產量將進一步提高。在價跌量增之下,硅料企業的整體盈利水平仍有一定的支撐。(文/Ja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