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杭

出品:洞察IPO

光伏行業的造富效應有多強,荀建華表示一家不夠再來一家。

近日,華耀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耀光電”)IPO申請獲深交所受理,保薦機構為銀河證券。

作為光伏行業的“老人”,荀建華曾因信披違規“坑”了億晶光電的上千投資者,如今重建一支隊伍奔向創業板,面對硅片行業產能過剩的現狀,布局利潤更加微薄的電池片和組件是好主意嗎?

股權轉讓暗度陳倉,引上千投資者維權

如果僅看成立時間,華耀光電在光伏行業是絕對的新人,2019年8月成立至今尚不足4年。

但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實際控制人之一的荀建華卻是光伏行業的“老人”。

2003年,荀建華創建常州億晶,從事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2011年借殼海通集團上市成功,股票更名為億晶光電(600537.SH)。

2013年億晶光電輸掉上市前簽下的對賭,荀建華支付了大筆的業績補償。

2016年到2017年,荀建華先后多次將所持20%股份作價30億元轉讓給深圳市勤誠達集團有限公司以至于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并且,億晶光電并未及時披露茍建華的交易信息,期間發生的三起仲裁事項同樣沒有得到及時披露,2018年5月寧波證監局對億晶光電及荀建華等三名公司高管給予行政處罰。

2020年12月15日,億晶光電公告稱,截至12月14日公司累計收到多名投資者提起的合計1424起民事訴訟案件材料,訴訟金額累計人民幣1.33億元。在法院劃定的虛假陳述揭露日和實施日,也就是2017年2月3日到2017年4月15日,億晶光的股價僅僅從7.42元下跌至7.11元,跌幅4.18%,但在事情發酵后,其股價長時間萎靡不振,曾一度達到最低點2.44元/股。

就在上千位投資者仍為合法權益奔波時,另一邊荀建華和兒子荀耀又開始了在光伏領域的第二次創業。

2019年8月1日,華耀光電注冊成立,12天后即被轉讓給華耀投資。華耀投資由荀耀、姚晶夫婦分別持股51%、49%。

2021年5月,億晶光電維權訴訟時效剛過,荀建華與華耀投資就向華耀光電進行了5億元增資。此后經過數次增資,截至招股書簽署之日,荀耀、姚晶、荀建華合計控制公司86.48%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與億晶光電從組建便切入光伏產業不同,華耀光電主要專注于光伏產業鏈中單晶硅棒、單晶硅片生產制造,并正在建設自有組件產能。

截至2022年末,華耀光電已形成了約11GW單晶硅棒、9GW單晶硅片產能。單晶硅棒、單晶硅片屬光伏產業鏈上游,主要向下游電池片廠家銷售。

圖片來源:華耀光電招股書

受益于上游多晶硅料供需不平衡導致的價格上漲及單晶硅滲透率上升影響,2020年-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華耀光電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47億元、20.87億元、45.63億元,2021年、2022年營收增幅分別達到1316.91%、118.67%。

同期,凈利潤分別為323.95萬元、2.01億元、2.87億元。

產能面臨過剩,擴產卻停不下來

華耀光電之所以能在成立后短期內就達到如此高的增長率,無不是因為踩中了行業發展的關鍵節點。

2019年公司成立后開始建設產能,并于2020年下半年投產。

2020年下半年起,由于下游裝機量需求劇增但產能建設較慢,單晶硅棒的主要原料多晶硅料的價格暴漲,由2021年初的85元/公斤左右上漲至2022年10月的300元/公斤左右,下游的硅片、硅棒價格也水漲船高。

圖片來源:華耀光電招股書

報告期各期,華耀光電單晶硅片產品的平均銷售單價分別為2.73元/片、4.67元/片、6.01元/片;單晶硅棒產品銷售單價分別為153.09元/公斤、201.56元/公斤、318.2元/公斤。

不過,事情發展至2023年迎來轉變,由于硅料新建產能陸續釋放,硅片企業縮短采購硅料頻率,硅料生產環節現貨庫存持續堆高,價格不斷下探。

據PVInfolink數據,截至5月17日,一線廠家的致密料價格水平主要降至每公斤132元-146元范圍,二三線廠家的價格更是跌至每公斤120元-132元之間。

硅料價格下降后,硅片價格也隨之下降。5月18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數據顯示,當周M10、G12單晶硅片成交均價周環比降幅分別為4.48%、15.66%,較4月的高點分別下降約22%、25%。

但如果僅是這樣,對硅片行業的負面影響是有限的,更令市場擔心的是硅片行業產能過剩的壓力。

據CPIA中國光伏協會數據,樂觀估計,全球2023年的光伏裝機量將達到330GW,經中航證券測算對應約386GW的組件、超過500GW單晶硅片和130萬噸的硅料需求。

中信建投估算,截至2022年底硅片年產能達到600GW以上;太平洋證券測算的2022年底硅片企業理論產能更是合計將超過630GW,遠大于需求。

圖片來源:太平洋證券

而擴產卻仍未結束,Infolink預測,到2023年底,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總產能都將超過800GW。

隨著產能加速釋放,未來硅片價格或將繼續下降,競爭進一步加劇,2023年硅片環節盈利空間將受到壓縮。

市場普遍認為,2023年或將成為光伏行業的分水嶺,行業大概率會迎來新一輪洗牌,光伏價格戰即將甚至已經全面開打。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