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新能源大爆炸的第654篇原創文章。文章僅記錄《新能源大爆炸》思想,不構成投資建議,作者沒有群、不收費薦股、不代客理財。

之前新能源大爆炸專門分析過光伏設備以及其他專用設備公司的機會,在文章里總結出了行業龍頭的通用發展路徑:先切入產業鏈里價值含量比較高的環節,做強做大乃至做到行業龍頭后,再向產業鏈其他環節滲透,或者就向其他產業拓展。但在光伏設備行業里,帝爾激光卻似乎是一個異類。

01光伏設備異類

之所以說帝爾激光更像是光伏設備行業里的異類,是因為帝爾激光雖然現在也是光伏設備產業鏈里重要的角色之一,但如果熟悉光伏產業鏈的朋友就會發現,光伏幾個主要環節里的設備廠商,都不包括激光設備廠商。

甚至連帝爾激光現在營收最大的來源PERC電池的生產環節,也都沒有需要用激光設備的地方。

事實也是如此,光伏產業鏈確實沒有非使用激光設備不可的環節,但現在激光設備在光伏生產的各個環節使用卻又非常普遍,比如光伏電池的激光消融、SE激光參雜、激光打標、激光劃片、激光修復等。

原因是,雖然光伏生產并非非激光設備不可,但很多生產環節使用激光設備確實可以提高效率或者降低成本,而光伏行業的核心驅動力就來自于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激光設備也就在行業里使用開來了。

這也是帝爾激光跟其他光伏設備巨頭最大的差異之處。

但除了由于行業原因顯得比較異類之外,帝爾激光的發展路徑其實跟其他光伏設備也是一致的,都是先在一個環節做深做透,然后進行拓展。

02光伏設備龍頭

帝爾是國內首家將激光設備量產化應用于 PERC工藝的企業,憑借開創性的研發布局和深厚的技術儲備,很快就成為了 PERC 激光消融設備和 SE 激光摻雜設備龍頭。

而且可能是因為激光設備屬于光伏生產工藝里的疊加技術,帶給公司不安全感,導致帝爾在行業的技術路線選擇上非常極端,甚至比捷佳偉創還要極端的多,簡單說就是:管你啥技術路線,我全都要!

P型電池就不用說了,作為發家業務,已經做到行業絕對龍頭,下一代電池技術里的TOPCon、HJT、IBC、鈣鈦礦,帝爾全都覆蓋!此外還有激光轉印技術。

管你產業界選擇什么樣的技術路線做下一代主流技術,我全都拿捏。

當然了,每一種技術激光的應用也有所不同。比如PERC主要用于激光消融和SE 激光摻雜;HJT主要用于 LIA 激光修復;TOPCon主要用于硼擴;IBC主要用于激光微蝕刻等等。

而且除了激光轉印技術,其他都已經獲得了實實在在的訂單!

這也是新能源大爆炸看好帝爾激光的原因之一,公司雖然比不上其他占據產業鏈高價值含量環節的光伏設備巨頭,但勝在足夠專注和極端,在內卷化非常嚴重的光伏行業,至少可以讓公司有立足之地。

不過客觀地講,公司的2022年報和2023年一季報并沒有特別多的亮點,當然了,也不像市場很多人說的那么糟糕, 尤其不像二級市場反映出來的那么悲觀。

03帝爾激光2022年報和2023年一季報簡析

2022 年公司實現營收 13.24 億元, 同比增長5.37%;歸母凈利潤 4.11 億元,同比增長7.92%;扣非凈利潤 3.91 億元, 同比增長8.94%。其中,Q4 單季度實現營收 2.72 億元,同比下滑15.74%,環比下滑30%;歸母凈利潤0.75億,同比下滑24.87%,環比下滑38% 。

這個年報顯然是低于市場預期的,尤其是Q4,很明顯受疫情的影響還是比較大,今年一季度營收就恢復到3.48億,就是比較正常的水平。

除了疫情,跟行業競爭加劇也有關系,尤其是海目星、先導智能和大族激光,分別從鋰電池設備和消費電子激光設備領域跨行殺入光伏設備,尤其是海目星,甚至率先突破了TOPCon一次硼擴,內卷的行業讓帝爾還是多多少少產生了競爭壓力,去年公司的毛利率和凈利潤率都有所下滑。

此外,公司在除光伏之外的領域,尤其是半導體領域,比如LED、半導體封裝等工藝雖然有一些技術儲備和樣機試制,年報里也說了,在消費電子領域已經完成小批量訂單交付。但相比競爭對手還是顯得節奏慢了,人家先導智能很早就發布了MiniLED巨量轉移設備。

如果說上面都只是有點失望,那么激光轉印的進度,尤其是HJT的技術降本方案不及預期,導致激光轉印遲遲無法放量,就是讓人擔憂了,也是帝爾走勢非常糟糕的核心原因。

去年三季度的時候,激光轉印已經獲得了單站設備訂單,但是Q4卻沒有更多的訂單釋放,這當然也不能完全怪帝爾,畢竟從去年下半年尤其是Q4開始,光伏產業界對于下一代光伏電池的選擇幾乎都倒向了TOPCon,市面上的主要巨頭擴產基本都是選擇TOPCon,連此前一度嘴硬說TOPCon沒有技術優勢、不會考慮這個技術路線的隆基和晶澳,都身體很誠實地選擇了投產TOPCon。

相反,去年一度猛炒的HJT,由于降本不及預期,暫時受到了市場的冷落。

可以說激光轉印的不及預期,主要還是產業界的技術路線問題,跟帝爾自身問題不大,這也是最后想說的,就二級市場走勢而言,似乎都覺得帝爾要完蛋了一樣,但實際上,真沒有那么悲觀!

就看2022年報和2023年一季報的存貨和合同負債的情況。

截至 2022 末,公司合同負債為 7.3 億元,同比增長62%,存貨為 8.6 億元,同比增長29%。到 2023Q1 末,公司合同負債提升至 8.9 億元,同比增長118%,存貨提升至10.8 億元,同比增長60%,公司的在手訂單是在高速發展的,這就是今年和未來收入增長的確定性。

很明顯,公司過去半年多充分受益于行業選擇TOPCon產能的大趨勢,年報里也做了更詳細的披露,公司應用于TOPCON 的激光摻雜設備已獲得的訂單和中標產能累計已超過300GW。

根據CPIA 的數據,截至2023年2月,國內TOPCon電池片已投產39.05GW,在建產能192.3GW,規劃產能349GW,也就是帝爾壟斷了絕大多數的TOPCon激光設備訂單,依然保持在TOPCcon領域的龍頭優勢。

至于市場擔心的HJT市場不及預期,其實也無需過分擔憂,HJT相比TOPCon在疊加其他技術方面有優勢,后續隨著成本降下來,也會逐步受到行業的歡迎和選擇。

只要公司持續在激光設備領域保持專注,保持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后續還有足夠的長期成長空間,關鍵是經過了腰斬再腰斬后,它已經不貴了!

甚至相比即將迎來的業績確定性,以及行業面臨下一代技術帶來的需求大放量,可以說性價比爆棚了!

原文標題?:?腰斬再腰斬后,性價比爆棚,必須關注的光伏細分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