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態電池也并非絕對安全
最近兩年人們好像對固態電池有點妖魔化了,認為其是全新一代的鋰電池技術體系。實際上,固態電池并不是一個技術上完全的革新,它是現有鋰離子傳統電池技術路徑的延伸。日前,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許
最近兩年人們好像對固態電池有點妖魔化了,認為其是全新一代的鋰電池技術體系。實際上,固態電池并不是一個技術上完全的革新,它是現有鋰離子傳統電池技術路徑的延伸。日前,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許
豐田汽車公司(下稱豐田汽車)和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下稱松下電器)于今日在日本宣布,雙方簽訂了關于成立新能源汽車用方形電池事業新公司(下稱電池公司)的事業統合合同以及合資合同。第一財經記者從雙方獲悉上述消息
據外媒報道,愛爾蘭利莫瑞克大學(theUniversityofLimerick)的研究人員正主導一項價值800萬歐元(約合6252萬元人民幣)的歐盟項目(Si-DRIVE),旨在為更高性能的電動汽車(EV)研發電池技術。盡管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在逐漸增
中國光伏行業快速發展近十年,歷經高潮和低谷,中國也已成為光伏生產和應用的大國。然而近幾年來,行業旨在著力化解產能過剩和降本增效,在組件和電池技術創新面臨挑戰下,保障存量電站的產能、提高投資回報率成為更
巴基斯坦企業集團ACT Group計劃于2021年夏在巴基斯坦開發1GW太陽能光伏組件項目。一期工程預計于明年七月開工。ACT Group董事長Asad Iqbal向PV Tech表示,公司已在卡拉奇獲得了必須的土地,施工條件已具備,項目進展
前言:7月17日,剛在A股上市不久的寧德時代發布公告稱,華晨寶馬將以8.15億元價格,向寧德時代購買電池產能建設項目,并向公司另外支付28.53億元的初始預付款,用以未來長期采購的指定型號動力電池產品。 “我與寧德時代的曾總(曾毓群)有著非
本文根據劉向鑫博士在2018年8月20日舉行的“碲化鎘全球峰會暨第四屆碲化鎘材料與太陽能電池技術國際研討會”上的演講整理而成。 ? ? ? ?這篇文章將解答三個問題: 一是光伏產業產能到底有沒有過剩? 二是光伏能不能做的更便宜?能不能滿足我
中國的單晶硅片產能在2018年底即將超過60GW。按照隆基綠能的規劃,2018年單晶硅片產能將達到25GW,而這一數據與目前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片供應商——保利協鑫的產能幾乎相當。盡管單晶的市場占比還未超一半,但單晶產能的布局已“野心勃勃”。
這兩天多人問我“我國的硅片產能已經如此之大,為什么大企業還瘋狂擴產?難道連我們都看到的產能過剩,那些大企業的決策者看不到?” 我曾經也有類似的疑惑,后來發現:擴產的背后,是新技術迭代的推動! 新增產能,都是采用新技術,以更便宜
經過兩年的發展,PERC已經成為高效電池的主流技術路線,目前單晶P-PERC電池平均量產效率可達21.3-21.5%左右,多晶P-PERC電池平均量產效率可達19.5-20%左右。未來的高效電池技術會走向何方? P型PERC的效率極限約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