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碳”再成兩會熱點,“碳中和法”要來了?
撰文|華鋒編輯|凱旋同去年一樣,雙碳繼續成為兩會的熱點。在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雙碳”成為重要組成部分。報告指出,過去五年,國家穩步推進節能降碳,統籌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綠色低碳發展,科學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針對過去五年的雙碳成就,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
撰文|華鋒編輯|凱旋同去年一樣,雙碳繼續成為兩會的熱點。在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雙碳”成為重要組成部分。報告指出,過去五年,國家穩步推進節能降碳,統籌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綠色低碳發展,科學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針對過去五年的雙碳成就,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
2022年,風電光伏年發電量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達到1.19萬億千瓦時,較2021年增加207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3.8%。2月13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指出,2022年,我國可再生能源
3月6日,英利集團旗下保定英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下稱“英辰新能源”)年產4吉瓦智能化光伏產線項目奠基儀式在保定唐縣長古城工業園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基地舉行。據悉,該項目是英辰新能源二期擴建項目,可兼容生產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綠色建材以及高效光伏產品,
近日,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國電科院”)和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青海電科院”)的支持下,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電力&rdquo
“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創新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世界正迎來以綠色低碳為特征的新一輪產業革命和技術變革。”這是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美麗中國百人論壇主席解振華1月6日在第十九屆中國改革論壇上作出的判斷。碳達峰碳中和是推進各領域轉型創新
新年伊始,內蒙古烏海市新能源基地建設再傳喜訊:3個新能源項目于近日實現并網發電,該市打造以風光氫儲用一體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又邁出堅實一步。在烏達區,國家能源集團烏海能源光伏+礦山生態修復綜合利用項目二期烏達區100兆瓦光伏項目不久前成功并網發電。項目現場記者
國新辦近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綠色發展》白皮書,并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在發布會上透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4.5億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的建設正在非常順利的推進。第一批約1億千瓦的項目都全部開工,第二批、第三批的項目也都在陸續的
近日,在谷城吉利硅谷項目二期一萬噸多晶硅項目的4號車間,嶄新的生產設備整齊排列,工人們正井然有序地進行設備調試,為整個項目如期投產打下堅實基礎。吉利硅谷副總經理王明哲介紹:“目前一期2000噸多晶硅中試線項目已順利投產,二期10000噸多晶硅項
“光伏”這一能源分支的發電度電成本,已相比過去10年降低90%,這一產業作為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的“碳中和”目標實現方式之一、清潔能源的首選,在2022進入前所未有的盛世之際。歐洲地區,因為俄烏沖突導致的能源供
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統籌支持新能源發展的用地用海政策。發展新型能源體系是推動我國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戰略選擇。我們將研究出臺支持和規范光伏發電產業用地的政策,引導和鼓勵大型光伏發電項目使用戈壁、荒漠、荒灘等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