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戶用光伏你所不知的導致發電效率越來越低的原因
光伏組件雖然使用壽命可達25-30年,但隨著使用年限增長,組件功率會衰減,會影響發電量。另外,系統效率對發電量的影響更為重要。 1組件的衰減 1,由于破壞性因素導致的組件功率驟然衰減,破壞性因素主要指組件在焊接過程中焊接不良、封裝工藝存在缺
光伏組件雖然使用壽命可達25-30年,但隨著使用年限增長,組件功率會衰減,會影響發電量。另外,系統效率對發電量的影響更為重要。 1組件的衰減 1,由于破壞性因素導致的組件功率驟然衰減,破壞性因素主要指組件在焊接過程中焊接不良、封裝工藝存在缺
以光伏發電為主題的項目,在農村越來越多,如光伏扶貧、漁光互補、林光互補、光伏農業大棚等,這些項目建設的本意就是為了給農村用戶增加收益。但是我們了解到,很多項目建設好了,收益卻不理想。理想與現實的偏差,無疑讓用戶心里七上八下,甚至對于光伏發電
最近做屋頂光伏發電市場調研的時候,遇到一位已經在自己家屋頂上裝了電站的小張,他跟我我們講述了一個“隔壁老王”的故事。 原來小張最近收到了電力局的一份報告,是關于小張家2016年整年的光伏發電數據,以及和隔壁老王家的發電對比結果。小張與老王家
序:俗話說的好“萬物相生相克,無下則無上,無低則無高,無苦則無甜”,世界萬物都是相生相克的,再厲害的人或物都有東西能克制他。所以萬物都有存在的理由,沒有低的參照就無法突出高,沒有苦澀的味道就無法凸顯甜蜜的美味。 光伏發電作為一項新能源這幾年
我們通常會這樣認為:夏季光照強烈、光照時間長,對于光伏電站來說件好事,不僅可以提高發電量,還能增加用戶的發電收益。凡事都有它的兩面性,夏季有著這樣的優勢不假,但同樣會對電站的發電量產生負面影響。如夏季氣溫高,空氣濕度大,強降雨雷暴等惡劣天氣
我們中國地大物博,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么大的面積,可以安裝很多很多的光伏發電。南北方和東西部雖然都適合安裝光伏,不過發電量上有一些差距,特別是要適應當地經緯度進行安裝和運維,不然發電量可是有較大的差異的。下面我們就來列舉南北方的兩
項目概況 1.1 項目名稱:霞溪屋頂光伏發電 1.2 裝機容量:15KW 1.3 電站類型: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 1.4 承建單位: 1.5 項目建設地:福建省南安市 1.6 項目所在地太陽能資源狀況 項目所在地理坐標為北緯 24.42°,東
眾所周知,光伏電站中的陰影遮擋,其中包括電線桿、植物、鳥糞、灰塵以及組件的前后排遮擋等,那么光伏系統的發電量究竟會有多少變化,對于投資收益的影響又有多少呢? 在家庭戶用電站中,很多的業主為了安裝時的一次性到位,往往不能完全避開陰影,因為業主
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裝機容量較小,一般是單點接入容量小于 6MW,一次性投資的成本較低,建設周期短,投資風險小,靠近用戶側安裝能夠實現就近供電,投資回報率較高。政策的利好推動了分布式光伏市場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分布式光伏的大軍
經常聽到光伏部件出現種種創新,比如組件實驗室效率24%、量產效率20%,而逆變器轉換效率宣稱99%。其中組件效率指的是光電轉換效率,逆變器轉換效率指的是從其直流輸入轉換為電網交流的工作效率。 大家都知道電站“轉換效率”非常關鍵,因為它直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