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記者參與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指導、PGO光伏綠色生態合作組織牽頭的全國戶用光伏調研活動,我個人全程共計十四天在河南、浙江兩省走訪了多個戶用光伏項目,報告整理之前,對該市場做一點兒簡單總結。

就調研情況來看,目前我國戶用光伏市場呈現如下幾個特點:

1從公司經營層面看

三種模式基本成為市場主流

首先是經銷商模式,該模式多由光伏組件廠商主導,比如天合光能、愛康科技、漢能、英利等公司多是采取這一模式,該模式的好處是可以快速大面積進行全國市場的拓展,短時間內在戶用光伏市場建立起品牌知名度,設備出貨量也較為可觀,一些市場拓展力度較大的公司最近幾個月每月出貨量可以達到10MW左右。經銷商模式的公司市場拓展團隊不少來自太陽能熱水器、家電等行業。該模式下不同公司的出貨量差距較大,和市場投入力度有直接關系。預計今年天合光能的市場份額會呈現大幅度增長。

其次是租賃模式。該模式以中民來、航天機電、正泰等公司為代表。租賃模式以及經銷商模式的系統產品多為標準化產品,租賃模式的系統產品線較為單一,通常會固定為5KW的系統,租賃費用普遍在500-800元/年之間。選擇租賃模式的公司通常會在區域市場選擇一個或幾個有實力的合作伙伴,由合作伙伴負責市場開發、安裝施工、后期運營維護,公司則主要負責投資,作為項目的業主方。由于租賃模式申請及并網同樣需要提供終端用戶信息,一些公司會將租賃模式和貸款模式結合,即將用戶信息拿來在合作銀行申請貸款,電費收入用于還款,同時公司負責可能產生的差額部分,并支付用戶每年固定的屋頂租賃費用,一定時間之后(通常是12-15年)屋頂光伏資產的所有權完全移交給用戶。屋頂租賃模式的好處是前期市場推廣較為容易,規模大,一次性集中式投入,市場拓展成本低。

第三種是直銷模式。系統集成商多采用這種模式,他們選擇組件、逆變器、支架等系統供應商,主打公司品牌。該模式市場的區域性特征明顯,公司通常依靠對某一個區域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加上強有力的市場推廣手段,充分挖掘每一個業務員的社交網絡關系,轉化為訂單。推行該模式的公司,通常體量不大,年營收在百萬到千萬之間,但也有一些出類拔萃的公司,加強公司管理,強化組織戰斗力,今年的年營收有望達到十億級別。該模式的市場拓展費用占比普遍較高,并呈現越來越高的趨勢,部分公司為了爭搶訂單,會對業務員許以高額的銷售提成。總體來看,這種模式的好處是機動靈活,門檻低,適合大量的中小公司,難點在于如何規模化、統一化。

2戶用光伏市場區域性特征明顯

我國地域廣闊,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戶用光伏市場拓展需要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浙江是我國戶用光伏市場發軔之地,各市縣有大量的自建房,房屋通常有4-6層,屋頂為斜頂,房屋除用于自住,大多還會出租給租戶從事商業活動或者租住,用電量較大,浙江當地的補貼政策也是全國最給力的,加上電網鼓勵余電上網模式,因此當地老百姓通常會選擇余電上網,全部電量可以享受到國家及地方多級補貼,自發自用部分還可以向租戶收取價格較高的商業電價,存在“電中電”的收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