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電”、“補貼拖欠”、“規模指標限制”被稱作壓在地面光伏電站上的三座大山。
與之相對應的是,國家給予了分布式光伏諸多的優惠政策,并提出到2020年要建設60GW的目標。而截止2016年底,我國分布式的累計裝機僅有10.32GW,與目標相差很大。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國家都采取了哪些具體的舉措?

根據國能新能〔2013〕433號、國家電網財[2013]2044號文,分布式是光伏項目的前期工作和并網辦理流程大大簡化。
1)免除發電業務許可、規劃選址、土地預審、水土保持、環境影響評價、節能評估及社會風險評估等支持性文件;
2)個人項目由電網公司代備案
自然人利用自有住宅及在住宅區域內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由當地電網企業直接登記并集中向當地能源主管部門備案。
2、建設并網手續最簡化
根據國家電網財[2013]2044號文,分布式是光伏項目的并網辦理流程大大簡化。
1)鼓勵地市級或縣級政府結合當地實際,建立與電網接入申請、并網調試和驗收、電費結算和補貼發放等相結合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備案、竣工驗收等一站式服務體系,簡化辦理流程;
2)由地市級或縣級電網企業按照簡化程序辦理相關并網手續,并免費提供并網咨詢、電能表安裝、并網調試及驗收等服務;
簡化后的辦理流程如下圖所示。

3、不受規模指標限制
根據《關于完善光伏發電規模管理和實行競爭方式配置項目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2016]1163號),光伏項目的備案被分為三類:

屋頂項目不分“自發自用、余電上網”還是“全額上網”,都不限指標。
4、屋頂預留有要求
為了解決屋頂難找的問題,地方政府也在想辦法解決。很多地方政府都對下轄的現有建筑、新建建筑的標準作出規定,提出要按照分布式光伏的標準考慮。
對于現有建筑屋頂,全國9個省/市/縣(北京市、南昌市、太原市、杭州市、富陽市、德清縣、龍游縣、江山市、安吉縣)規定下轄區域內,已有企業年綜合能耗達到1000~5000噸標煤等不同標準時,政府鼓勵或強制要求在屋頂上安裝光伏發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