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家和各級政府均對地面電站的建設進行限制,支持家用光伏電站,自此我國光伏市場由地面電站轉移到了屋頂。國內種種跡象表明家用光伏電站在我國大有發展,而且農村發展趨勢更是良好,主要有如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屋頂產權明確,無限制因素存在
家用光伏電站選址傾向于屋頂,屋頂一般來說是閑置資源,不加以利用只能造成浪費。把電站建設在屋頂上可以有效地利用屋頂空間,是一舉兩得的好事。農村房屋都是單房單棟,屋頂絕對所有權屬于房子的所有者,不像城市中高層建筑,幾十戶共享一個屋頂。
在農村,想要建設電站隨時都可以使用屋頂,不存在需要征求其他人的同意,自然增加了農村居民建設電站的積極性。農村地區人口密集度低,單房單棟的房屋面積比城市中的房屋面積相對較大,屋頂面積自然較大。
光伏發電系統1KW需要的面積是10到15平方米,分布式電站的規模一般是3KW到5KW,需要的面積就是45到75平方米左右,對于一般的農村屋頂皆可滿足。這也是家用光伏電站在農村發展比城市更好的第一大優勢。
二、扶貧政策和光伏貸提供資金支持,有力促進分布式在農村的發展
光伏電站的投資較大,多數農村居民可能難以承受,但為支持農村居民建立電站,國家出臺光伏扶貧政策,地方政策為配合國家扶貧政策亦出臺了地方性的扶貧政策。國家和地方政府這兩級政府為分布式在農村發展提供了最有利的保障。對促進分布式在農村發展的最有力推力還是政府聯合地方性金融機構提供的資金支持。
我國目前不少地區的銀行都推行光伏貸,對農村居民實現利息優惠政策,農村居民均可到當地推行光伏貸的銀行申請光伏貸款。而且不少地方的財政在國家財政補貼的基礎上給予了家用光伏電站地方性的財政補貼。
三、銀行利息低,對農村居民來說,建光伏電站比存銀行靠譜,最重要的是收益時間長
銀行的年利率為3.5%,一萬塊錢存一年也就350,每個月平均30不到。建設一個家用光伏電站需要三萬到五萬的資金,對有存款的農村居民來說不是什么大數字。
就以3萬的家用光伏電站舉例,3萬存銀行一年也就是1050元,而且在這個期間,你不能動用這筆錢,因為3.5%是定期的存款利率。但建設光伏電站就不同了,每個月的收入足足可以代替銀行一年的利息。這樣算起來,建電站的收益比存銀行高得多。
四、光伏電站對農村居民來說確實可以作為養老的方式
農村居民的平均年齡較大,在55歲以上。勞動能力已出現欠缺,是進入養老生活的時候了。農村居民絕大多數都自己種植蔬菜水果,生活開銷不大。電站每個月350元的收益足夠支撐一對老年夫婦每個月的開支。
之前有人說農村家用光伏市場好的原因是農村居民好忽悠,這一點小編極不認同?,F在是網絡時代,農村不再是閉塞落后的地區,農村居民的知識水平和文化素養均大幅提高。他們已擺脫了傳統落后愚昧的標簽,是新一代知識農民,絕不是那么好忽悠的普通人群。隨著知識水平和文化素養的雙重提高,農村居民具備基本的理財意識和法律意識,能較好的分辨是真的有效還是幌子。
目前,電站作為養老的方式已被廣大農村居民基本認同,這也是他們紛紛建設光伏電站的原因之一。光伏20年的收益期足夠支撐他們的半個晚年生活,與其眼巴巴地等著錢來,還不如自己建個電站,每個月都有收益,妥妥的。
FR: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