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自治區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通知指出,能源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關系國計民生和社會安全。內蒙古自治區位于祖國北部邊疆,煤炭、風能、太陽能、天然氣等能源資源富集,發展潛力巨大。截至2015年底,內蒙古自治區太陽能發電裝機469萬千瓦,居全國第四,約占全國的10.9%。
綜合分析“十三五”時期能源發展趨勢,按照自治區“十三五”規劃綱要總體要求,統籌考慮安全、資源、環境、技術、經濟等因素。預計,“十三五”期間,內蒙古自治區電力裝機容量達到1.65億千瓦左右,其中火電1億千瓦、風電4500萬千瓦、光伏1500萬千瓦左右。同時,力爭新增新能源本地消納裝機850萬千瓦左右,其中風電3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550萬千瓦左右。新增新能源外送裝機2300萬千瓦左右,其中風電18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500萬千瓦左右。


穩步推進能源扶貧工程,加大貧困地區能源項目支持和資金投入力度,新建能源開發項目和輸送通道,優先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連片特困地區布局。研究建立能源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完善能源資源開發收益分配政策,讓更多的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從能源資源開發中收益。深入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因地制宜推進規模適度集中式光伏電站建設,鼓勵結合設施農牧業建設光伏扶貧電站,力爭到2020年全區國貧和區貧旗縣建設140萬千瓦光伏扶貧工程,保障5.6萬戶建檔立卡無勞動能力貧困戶(包括殘疾人)每年每戶增收3000元以上,持續扶貧20年。
推進智慧能源建設,加強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加強終端供能系統統籌規劃和一體化建設,因地制宜實施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的協同開發利用,優化布局電力、燃氣、熱力、供冷等基礎設施,積極推廣天然氣熱電冷三聯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地熱能供暖制冷等供能模式,推進熱、電、冷、氣等多種能源生產耦合集成和互補利用。充分利用大型綜合能源基地風能、太陽能、煤炭、天然氣等資源組合優勢,推進風光火儲多能互補系統一體化運行示范。
小編有話說:據全國各省(區、市)2017年上半年光伏發電建設運行信息簡況中內蒙古當前光伏裝機量696萬千瓦,自治區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規劃光伏1500萬千瓦左右,也就是說到2020年光伏要新增裝機8GW左右,平均每年需新增兩個多吉瓦才可達到規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