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了 《2017~2020年光伏電站新增建設規模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2017~2020年的光伏電站發展規模進行了規劃,4年共計8650萬千瓦,其中“領跑者”基地共計3200萬千瓦。

業內人士對記者說,近兩年來,由于受到補貼下調等因素的影響,光伏產業發展十分迅猛,僅今年上半年,新增地面光伏電站就達到1729萬千瓦。另外,目前各地申請領跑者基地的積極性也非常高,如果西北地區能夠逐步緩解棄光難題并繼續發展,超額完成《方案》提出的目標應該不成問題,促消納將成“十三五”期間光伏發展重點任務。

國家將光伏產業發展重點轉向中東部

記者從《方案》中了解到,在2017年新增光伏指標中,江蘇在各省(區)中居首位,達到120萬千瓦。另外,2017~2020年,江蘇、浙江、河北、安徽、湖南、湖北、山西、山東、河南、江西10個中東部省份新增光伏指標合計達到2950萬千瓦。很顯然,國家已明確將光伏產業發展重點轉向中東部地區。

其實從去年開始,光伏向中東部地區轉移跡象就已經很明顯。《2016年光伏發電統計信息》顯示,去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中,西北以外地區為2480萬千瓦,占全國的72%。其中,中東部地區新增裝機容量超過100萬千瓦的省份達9個。

另外,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華東新增裝機為825萬千瓦,同比增加1.5倍,占全國的34%。華中新增裝機為423萬千瓦,同比增長37%,占全國的17.3%。

據了解,近年來,中東部地區光伏產業發展之所以迅猛,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西北地區地面光伏不僅棄光問題嚴重,而且上網電價還在下調。同時補貼資金拖欠還很多;二是中東部地區由于經濟發達,電力需求量大、消納能力強。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光伏扶貧也是近年來推動中東部光伏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此,《方案》提出,河北、山東、河南、江西、湖南、湖北等省提前使用2017年建設規模超過50萬的省份新增建設規模全部用于建設光伏扶貧電站。

綜上所述,不難推斷,國家已把光伏產業發展重點轉向中東部地區,未來該地區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還將保持一定的增長。

西北地區加快通道建設解決棄光問題

《方案》指出,甘肅、新疆(含兵團)、寧夏目前棄光限電嚴重,暫不安排2017~2020年新增建設規模,待棄光限電情況明顯好轉后另行研究確定。然而同樣位于西北地 區的陜西、青海2017~2020年分別獲得320萬千瓦、230萬千瓦的指標。不難看出,未來幾年西北棄光嚴重省份光伏產業發展將受到限制,而西北就近消納能力和電力外送能力強的省份光伏裝機容量還會實現一定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