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電池又稱為“太陽能芯片”或“光電池”,是一種利用太陽光直接發電的光電半導體薄片。它只要被滿足一定照度條件的光照到,瞬間就可輸出電壓及在有回路的情況下產生電流。在物理學上稱為太陽能光伏(Photovoltaic,縮寫為PV),簡稱光伏。

薄膜太陽能電池可以使用在價格低廉的陶瓷、石墨、金屬片等不同材料當基板來制造,形成可產生電壓的薄膜厚度僅需數μm,目前轉換效率最高可以達13%。薄膜電池太陽電池除了平面之外,也因為具有可撓性可以制作成非平面構造其應用范圍大,可與建筑物結合或是變成建筑體的一部份,應用非常廣泛。

太陽能電池是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把光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以光電效應工作的薄膜式太陽能電池為主流,而以光化學效應工作的實施太陽能電池則還處于萌芽階段。

太陽能電池按結晶狀態可分為結晶系薄膜式和非結晶系薄膜式(以下表示為a-)兩大類,而前者又分為單結晶形和多結晶形。

按材料可分為硅薄膜形、化合物半導體薄膜形和有機膜形,而化合物半導體薄膜形又分為非結晶形(a-Si:H,a-Si:H:F,a-SixGel-x:H等)、ⅢV族(GaAs,InP等)、ⅡⅥ族(Cds系)和磷化鋅 (Zn 3 p 2 )等。

太陽能電池根據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陽能電池還可分為:硅太陽能電池、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陽能電池、聚合物多層修飾電極型太陽能電池、納米晶太陽能電池、有機太陽能電池、塑料太陽能電池,其中硅太陽能電池是發展最成熟的,在應用中居主導地位。

博思數據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市場監測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2015年全球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產能約為9.3GW,產量約為4.4GW(圖。按技術劃分,2015年硅基薄膜電池的產能占比為38%,銅銦鎵硒薄膜電池的產能占比為27%,碲化鎘薄膜電池的產能占比為35%。

2011-2015 年全球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產能和產量(MW)

2011-2015 年全球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產能和產量

資料來源:漢能控股

2009年,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產量增長較快,主要是2008年投產企業較多,眾多薄膜太陽能電池企業生產步入正常軌道。2009年,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產量達263MW;2010年,中國薄膜電池產量為380MW,同比增長44.5%;2011年,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產量達565MW。2012年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產量為400MW;2013年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產量達到了260MW,2014年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產量達到了300MW,2015年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產量達到了458MW。

2007-2015年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產量情況

2007-2015年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產量情況

資料來源:資料整理

薄膜電池行業處于發展初期,市場份額遠低于晶體硅電池,但未來市場空間巨大,全球光伏發電產業的飛速發展引發了全球多晶硅供應的持續緊缺,嚴重的制約了晶體硅電池產業的發展,晶體硅電池企業之間的搶料和價格競爭也隨之加劇。與晶體硅電池相比,薄膜電池具有原材料充裕、能耗小、成本相對低廉的優勢,薄膜電池行業悄然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