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10時,國家能源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2017年前三季度能源形勢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以及12398能源監管熱線第三季度投訴舉報處理情況。

光伏裝機繼續提速,累計裝機超120GW

發布會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介紹了今年前三季度光伏發電發展情況:

前三季度光伏發電市場規模快速擴大,新增光伏發電裝機4300萬千瓦,光伏新增裝機約占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的68.25%,是目前可再生能源新增電力的主力軍。其中,光伏電站2770萬千瓦,同比增加3%;分布式光伏1530萬千瓦,同比增長4倍。截至9月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達到1.20億千瓦,其中,光伏電站9480萬千瓦,分布式光伏2562萬千瓦。

從新增裝機布局看,由西北地區向中東部地區轉移的趨勢更加明顯。華東地區新增裝機為1195萬千瓦,同比增加1.8倍,占全國的27.8%。華中地區新增裝機為910萬千瓦,同比增長70%,占全國的21.2%。西北地區新增裝機為571萬千瓦,同比下降40%。分布式光伏發展繼續提速,上半年浙江、山東、安徽三省新增裝機均分別超過200萬千瓦,同比增長均在2倍以上,三省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占全國的47.5%。

前三季度,全國光伏發電量85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0%。全國棄光電量51億千瓦時,棄光率同比下降3.8個百分點,棄光主要集中在新疆和甘肅,其中:新疆棄光電量22.9億千瓦時,棄光率22%,同比下降約5個百分點;甘肅棄光電量14.1億千瓦時,棄光率21%,同比下降8.8個百分點。新能源集中與分散發展并舉的格局正逐漸形成。

在可在生能源利用水平方面,光伏發電也占據重要地位。李創軍介紹說:“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17萬億千瓦時,約占規模以上全部發電量的25%,其中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量分別為8147億、2128億、857億和568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0.3%、26%、70%和25%;棄風、棄光率分別為12%和5.6%,同比分別下降了6.7個百分點和3.8個百分點。”

四因素支撐“十三五”時期光伏發電應用規模擴大

針對未來新能源光伏發展布局規劃,李創軍首先就“十三五”光伏發電的規劃目標作了說明。《太陽能發 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的規劃目標是:“到2020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億千瓦以上,其中,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05億千瓦以上”。在太陽能發電的1.1億千瓦規劃目標中還包括了500萬千瓦的光熱發電。規劃中不是簡單地提出一個數字,而是用“1.1億千瓦以上”和“1.05億以上”的表述。李創軍強調,1.05億千瓦只是發展的下限目標。“十 三五”未來幾年中,光伏發電仍有發展空間。

李創軍表示,之所以在規劃中劃定“1.05億千瓦”以上的目標,是因為在制定規劃時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比較低,光伏發電成本比較高。目前形勢發生了較大變化:一是電力需求增長加快。 2015年時,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只有0.5%,今年1-9月,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已經達到6.9%。 二是技術進步。光伏發電的成本快速下降,光伏發電轉化效率迅速提高。三是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加快,今年分布式光伏發電新增裝機成倍增長。四是政策性因素光伏扶貧是我國產業扶貧的重要方式,對光伏發電增長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從這幾個因素來看,“十三五”時期,光伏發電應用規模擴大有一定的必然性。

剛剛閉幕的十九大提出,要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壯大清潔能源產業。為以光伏發電、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提供了寶貴的發展機會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國家能源局正按照十九大精神進一步研究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戰略和發展目標。今年7月,國家能源局已發布《關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公布了各省(區、市)分年度建設規模,提出了健全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的要求,要求各省(區、市)能源主管部門按此方案做好規劃實施工作。李創軍稱:“近期,我們將再組織實施一批光伏領跑者項目,同時正在組織各地編制光伏扶貧十三五規劃,擬于近期統籌各地情況后下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