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1日,國家能源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上半年光伏新增裝機為244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711萬千瓦,同比增長2.9倍。

可以說,2017年上半年是分布式光伏大爆發的一個歷史性時期,筆者團隊作為眾多項目開發小組中的一支,親歷其中,在為分布式光伏行業整體迅猛發展感到振奮欣喜的同時,也想將開發過程中的收獲和問題,在此謹與各位同行分享與探討,不足之處,還望大家批評指正。

1、利用衛星圖摸排屋頂資源,可提高屋頂開發效率

筆者團隊在進入某一特定地區,除了對接當地政府關系、合作伙伴以外,也利用衛星圖對當地屋頂存量進行摸排。目前主要使用谷歌地圖、百度地圖以及奧維地圖。據筆者團隊實地調研發現,目前最近一版衛星地圖更新于2015年8月,基本可以涵蓋大部分已建成廠房。

利用衛星地圖排查,可以迅速定位廠房聚集區域,同時也可對屋頂進行初步測量和觀察,排除屋頂面積較小、銹蝕嚴重、采光帶過多、已鋪設組件的廠房屋頂。可極大提高開發效率,避免冗余的業主拜訪和項目踏勘。

分布式項目開發風險與實戰經驗,這一文講透了!只有20%的光伏人不知道……

圖1 ? 迅速定位,發現廠房聚集區域

分布式項目開發風險與實戰經驗,這一文講透了!只有20%的光伏人不知道……

圖2 ? 初步測量,排除屋頂較小廠房

分布式項目開發風險與實戰經驗,這一文講透了!只有20%的光伏人不知道……

圖3 ? 初步觀察,排除銹蝕嚴重廠房

分布式項目開發風險與實戰經驗,這一文講透了!只有20%的光伏人不知道……

圖4 ? 初步觀察,排除采光帶較多廠房

分布式項目開發風險與實戰經驗,這一文講透了!只有20%的光伏人不知道……

圖5 ? 初步觀察,排除已鋪設組件廠房

2、項目開發過程中需要規避的風險

2.1 ?廠房產權風險

由于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投資回報模型是以20-25年計算,所以企業廠房的存續期就顯得十分重要。目前各個電站投資方均要求屋頂業主提供土地證以及房產證(或產權證),如果房產證(或產權證)正在辦理,則需要廠房業主至少提供“三證一書”之一,包括:

(1)建設用地規劃選址意見書;

(2)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3)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4)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

如果以上文件企業均無法提供,就需要謹慎考慮項目風險,即使屋頂質量較好,業主對屋頂租金要求較低,也需要審慎考慮。但是,如果廠房產權為開發區所有,而管委會由于某些歷史原因暫時未取得三證一書,在管委會愿意出具“產權證正在辦理”說明書的情況下,可適當放寬評審要求。

2.2 ?業主信用及經營風險

因為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安裝在業主廠房屋頂,所以無論是自發自用項目還是全額上網項目,都需要對業主背景進行了解。在初步接觸前,可先利用國家企業信用公示系統,對企業過往經營情況、失信情況進行簡單了解。以判斷是否有進一步接洽的必要。

分布式項目開發風險與實戰經驗,這一文講透了!只有20%的光伏人不知道……

圖6 ?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自發自用項目,由于電站建成后存在向業主定期收取電費的情況,因此除了對業主的信用狀況和經營現狀需要格外關注,還需要考慮企業所處行業的發展前景,以避免未來拖欠電費、自用比例不足、甚至是企業倒閉,需要到發改委更改項目備案類型的情況發生。

2.3 ?廠房本身質量風險

屋頂載荷和屋頂類型是項目開發時需要重點關注的兩個風險點。

目前屋頂載荷計算,要求按照2016年8月1日國家出臺的“屋頂分布式電站結構國家標準”中的規定,對廠房主結構強度、檁條強度、檁條撓度進行計算。相比較于前版標準,新版標準對屋頂的承載要求更加嚴格,新的標準實施后,許多屋頂將不再符合建設標準,項目開發時需要著重關注。并且有些業主要求電站投資方提交的荷載計算書,要通過廠房原設計單位的評審,這無形中給項目開發又增添了新的障礙。

屋頂類型,分為水泥屋頂和彩鋼瓦屋頂。水泥屋頂目前采取配重安裝方式,這就需要水泥屋頂的承重超過30kg/m2,大部分鋼混結構的水泥屋頂均可達到這一要求。而需要注意的是,預置水泥雙T板的承載力可能達不到這一要求。在現場踏勘時需要重點評估這一類屋面。

分布式項目開發風險與實戰經驗,這一文講透了!只有20%的光伏人不知道……

圖7 ?預置水泥雙T板廠房

彩鋼瓦類型注意分為:梯型彩鋼瓦、角馳型彩鋼瓦、直立鎖邊彩鋼瓦。其中,角馳型彩鋼瓦與直立鎖邊彩鋼瓦,可采用不破壞屋面的特制夾具安裝方式。而梯型彩鋼瓦由于沒有著力點,目前多采用打孔安裝或膠粘安裝方式。這就對施工單位的防水技術或膠粘技術提出較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這需要施工隊伍優良的現場施工工藝和對工程質量十分負責的態度。

 

分布式項目開發風險與實戰經驗,這一文講透了!只有20%的光伏人不知道……

圖8 ?不同類型屋面的安裝方式

3、項目開發過程其他需要注意的問題

3.1 ?開發動作的先后順序

很多新進的項目開發經理,往往都會先對廠房屋頂進行詳細盡調,做好承載計算、容量排布,甚至安排公司技術團隊做過現場踏勘之后,才與屋頂業主的主要領導開始溝通屋頂租金或電費折扣事宜,結果往往因為價格上無法與屋頂業主達成一致,浪費了不少人力物力。

并且目前在“全民開發”的大環境下,有些開發方為了爭取項目,會向屋頂業主提供高于市場平均價格的優厚條件,這無形中使屋頂業主產生了過高的預期,使以上這種情況頻繁的發生。因此,在項目盡調之前,與屋頂業主主要領導先期接洽,了解對方心里預期就顯得十分重要,也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另外,廠房圖紙、產權證明等資料,盡量在第一次接洽時拿到,這樣會避免重復拜訪,加快項目評審流程。并且根據筆者團隊以往的開發經驗,有些廠房由于建成時期較早,廠房圖紙只有紙質版,并且歸檔混亂。這需要開發團隊現場耐心整理拍照。有些產權證明中附帶宗地圖等附頁,業主自行拍照時往往存在遮擋重要信息的情況出現。這也需要開發團隊現場細心補充拍照完全。

分布式項目開發風險與實戰經驗,這一文講透了!只有20%的光伏人不知道……

圖9 ? 業主自行拍攝的產權文件存在遮擋

3.2 ?分布式項目開發團隊的職業素養

分布式項目開發崗位,作為整個行業的“排頭兵”,扮演著光伏行業與社會大眾交流的重要角色,相當于行業與外界交流的一張重要名片。工商業屋頂業主,最初了解光伏行業,也是從接觸的一線項目開發人員開始。因此,項目開發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專業化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大到向業主介紹行業形勢、屋頂電站收益,小到屋頂踏勘、圖紙拍攝,項目開發人員也在向業主展示著個人、企業、乃至整個光伏行業的正面陽光形象。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相信光伏項目開發團隊,將和各設備生產商、設計院、施工方、運維單位、金融機構共同努力,最終使光伏電站平價上網的一天,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