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伏農業大棚與普通大棚對比:

干貨| 光伏農業大棚 種類及投資預算

類型一

陽光房式光伏大棚

干貨| 光伏農業大棚 種類及投資預算

此類型大棚成本較高,但裝機量大,可添加的其他可選輔助設備多,可建成集觀光旅游和生態農業一體化的智能型新型農業大棚。

南側——發電組件和專用附框與鋼骨架柔性連接

北側——屋頂部位采用鋼化玻璃

南北側——立面采用浮法玻璃

類型二
簡易式光伏大棚
干貨| 光伏農業大棚 種類及投資預算

此類型大棚成本和裝機量適中,可選安裝的智能設備不多,屬于經濟適用型大棚。

頂棚——隱框單坡采光頂結構

主鋼結構——鋼桁架形式

前后鋼結構立柱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

頂棚支撐結構——主次檁條方格布置形式

類型三
塑料大棚外加裝太陽能組件式

干貨| 光伏農業大棚 種類及投資預算

此類型大棚結構簡單,成本較低,裝機量偏小,基本無附加智能設備,僅用于光伏發電

頂棚——普通塑料薄膜

棚內支撐——普通鋁合金支架

組件支撐——鋼管支架

二、依據農業生產的品類不同分為四種模式:

(一)冬暖式反季節光伏農業大棚

干貨| 光伏農業大棚 種類及投資預算

冬暖式反季節光伏農業大棚主要種植反季節瓜果類蔬菜菜,要求冬季保溫效果好,這種大棚棚體與傳統蔬菜大棚一樣,后墻采用土墻便于保溫,棚頂使用鋼結構,利用太陽能電池板和透光玻璃代替常用的塑料薄膜。

由于這種模式的大棚需要較高的光照時間,太陽能組件通常會安裝在棚頂的后部,豎向安裝三排,東西100米長,南北10米寬,種植區域透光率80%以上,占地1000平米的棚頂可安裝組件75千瓦,角度38度,年發電9萬千時。大棚及發電系統總投資約80萬元,發電年收入9萬元(按照1元電價加補貼),農業純收入8萬元,兩項收益年可達17萬元。

(二)弱光型光伏農業大棚

干貨| 光伏農業大棚 種類及投資預算

弱光型光伏農業大棚主要種植菌類等弱光作物,對光照要求低,保溫效果要求高。這種大棚棚體棚頂使用鋼結構,利用太陽能電池板代替常用的塑料薄膜。

由于這種模式的大棚不需要透光,太陽能組件通常會全部安裝,大棚東西100米,南北10米寬,占地面積1000平米的棚頂可安裝組件800件250W組件,一個大棚整體光伏裝機容量為200千瓦,角度38度,年可發電24萬千瓦時。大棚及發電系統總投資200萬元(不同地區投資會有差別),發電年收入約50萬元(按照1元電價加補貼),農業純收入10萬元,兩項收益年可達60萬元。

(三)光伏養殖農業大棚

干貨| 光伏農業大棚 種類及投資預算

光伏養殖農業大棚主要是進行畜牧養殖,是一種鋼結構連棟溫室模式。該模式光伏大棚能夠最大限度的用土地資源,棚頂全覆蓋太陽能組件,棚下進行畜牧養殖。

大棚整體由若干個南北寬8米、東西長8米的單元(清洗通道為50厘米寬)組成,大棚陽面可豎向安裝三排組件,角度為30度。每個單元可安裝250w組件24塊,共6千瓦/單元。每30畝可做一兆瓦,年可發電200萬千瓦時;1MW棚體及發電系統總投資為950萬元,發電年收入200萬元(按照1元電價加補貼),出租養殖大棚每畝3萬元,1MW收益60萬,兩項收益年可達260萬元。

(四)漁光互補農業大棚

干貨| 光伏農業大棚 種類及投資預算

漁光互補農業大棚主要進行漁業養殖,在原有魚塘、湖泊水面上安裝光伏發電系統,通過提高支架,既不影響水面搞漁業養殖作業、又能保證發電效果,是一種新型太陽能利用模式。

這種模式通常做成開放式,水面打樁作為支撐,整體由若干個南北寬8米、東西長8米的單元組成,大棚陽面可豎向安裝三排組件,角度為30度。每個單元可安裝250w組件24塊,共6千瓦/單元。每20畝可做一兆瓦,年可發電200萬千瓦時;1MW發電系統總投資為900萬元,發電年收入200萬元(按照1元電價加補貼),出租養殖大棚每畝5萬元,兩項收益年可達300萬元。

三、光伏農業大棚內的主要種植作物種類

農業大棚原本是蔬菜生產的專用設備,隨著生產的發展大棚的應用越加廣泛。

當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樹生產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

林業生產用于林木育苗、觀賞樹木的培養等;

養殖業用于養蠶、養雞、養牛、養豬、魚及魚苗;食用菌的生產培育等。

四、不同總類大棚的建設成本

干貨| 光伏農業大棚 種類及投資預算

五、光伏發電年收益分析
5000平米農業大棚,裝機量約為255KW,以每瓦10元計算,總投資約為255萬元,農業電價約為5毛/度,收益見下表:

干貨| 光伏農業大棚 種類及投資預算
干貨| 光伏農業大棚 種類及投資預算

大棚內種植的作物和大棚外的光伏發電年總收益還是相當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