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清澗縣寬州鎮呼家岔村天高云淡,陽光灑在沿坡而建的一排排蔚藍色太陽能電池板上,發出耀眼的光芒……隨著控制器、逆變器啟動工作,一塊塊太陽能電池板源源不斷地吸收陽光并轉化為電能,通過0.3公里的輸電光纖“流”向山腰變電站進入電網,清澗縣2017年首座貧困村光伏發電站并網發出第一度光伏電能。電站并網運行標志著該村脫貧致富的長期產業有了保障,村民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陜西省清澗縣2017年首座光伏電站并網發電 年發電28萬度

沿著山坡觀望,588塊太陽能電池板,順著海拔1000米的山坡整齊排列,在陽光下褶褶生輝,與周圍連綿起伏的一座座山頭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根據規劃,呼家岔村光伏項目裝機容量200千瓦,工程投資140萬元,設計使用年限25年,建成投產后,每年預計發電28萬度,年收益預計21萬元,其中村集體提成留存10萬元。項目負責人雷浩表示,“光伏發電不僅增加了貧困戶和村民的收入,而且在改進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減排、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效應?!逼鸪?,呼家岔并沒有列入我縣2017年貧困村光伏發電第一批項目計劃中。駐村工作隊兼第一書記樊彥宏帶領駐村工作隊員,搶抓政策機遇,全方位、多渠道開展光伏產業項目爭取工作,同時積極開展項目選址、土地征用、植被補償、道路建設等前期工作,為項目順利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過苦口婆心匯報爭取、不遺余力溝通協調,攻堅克難,最終使呼家岔村成功入圍全市光伏電站建設的大盤子。之后,駐村工作隊馬不停蹄,主動與項目建設單位榆林市能投公司協調,并為項目全面推進提供“保姆式”環境保障。近期又為接入高壓電路,多方奔走,通過不懈努力,歷時2個多月終于在清澗縣率先建設完成2017年的第一座光伏發電站,該電站也成為了清澗縣2017年首個投產發電的光伏發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