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受國內新增裝機大幅增長,國內外市場需求啟動、行業技術進步等多種因素影響,光伏板塊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喜人。

光伏企業業績普遍向好

據業內人士測算,在已公布三季度財報的上市公司中,超過80%的光伏企業實現了營業收入增長;超過60%的光伏企業實現了凈利潤增長。據行業人士的不完全統計,今年1~9月,38家A股光伏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709.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7.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累計為128.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9%。

2018年晶硅組件價格或降至2.5元/瓦 市場仍將維持火爆行情!

在營業收入方面,今年前三季度,通威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96.13億元,同比增長24.95%,在光伏企業中獨占鰲頭。自2016年通威股份通過重大資產重組,成功將控股股東通威集團旗下永祥股份、通威新能源、合肥通威收入囊中后,主營業務發展為農業和光伏兩大板塊協作運營。目前,光伏產業已經成為通威股份的最大贏利來源。

10月25日,中利集團發布2017年三季報,今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116.40億元,同比增長52.87%。中利集團表示,光棒光纖業務會繼續受行業利好趨勢影響,業績將進一步體現;光伏電池片、組件銷售業務和扶貧光伏電站業務將會進一步拓展,業績將會逐漸體現。緊隨其后的協鑫集成通過布局高效電池業務來實現產業的上下游一體化,自今年二季度開始扭虧,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4.14億元。

在凈利潤方面,今年前三季度,通威股份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28億元,同比增長69.53%,依然在光伏企業中名列前茅。通威股份表示,在多晶硅業務板塊,通過技術改造,公司多晶硅產能提升至2萬噸/年,產能提升的同時,生產成本進一步下降;在太陽能電池板塊,截至目前,已形成5.4吉瓦的太陽能電池產能,非硅成本明顯優于行業平均水平,并持續降低,贏利能力進一步增強。

前三季度,隆基股份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22.41億元,同比增長103.99%,其中三季度單季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0.05億元,同比增長322.62%。渤海證券研報指出,繼“6˙30”搶裝后,隆基股份的三季度利潤繼續大幅提升,利潤率水平維持高位,顯示出單晶龍頭的強大實力。此外,陽光電源三季報超預期,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7.51億元,同比增長152.93%。

多重因素利好光伏企業

華創證券研究院王秀強認為,年內國內光伏裝機大超預期,光伏企業業績亮眼,是政策驅動、國內外市場需求啟動、行業技術進步多重因素推動?!霸谡邔用妫瑖夷茉淳纸衲?月新增光伏建設指標86.5吉瓦,其中光伏領跑者計劃32吉瓦,此舉打破行業對政策約束的擔心,光伏行業仍在政策支持的序列;在電價下調、財政補貼下調預期下,“6˙30”搶裝行情推動裝機規模擴張,并在三季度延續;在技術進步、產業鏈成本下降驅動下,分布式光伏經濟性顯現,戶用光伏成為推動年內裝機增長的驅動力,戶用光伏是2C市場,市場潛力一旦被喚醒將極大推動裝機擴張?!蓖跣銖娬f,印度等海外市場需求、歐美雙反政策在短期內也加速產業鏈上游出貨。

2018年晶硅組件價格或降至2.5元/瓦 市場仍將維持火爆行情!

10月31日,國家能源局公布了2017年前三季度能源形勢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達43吉瓦,其中,光伏電站27.7吉瓦,同比增加3%;分布式光伏15.3吉瓦,同比增長4倍。國內分布式光伏成為行業亮點,而戶用光伏市場持續升溫。據悉,我國戶用光伏項目享免稅收的優惠,地方政府給予戶用分布式的補貼往往高于其他形式光伏項目。此外,戶用分布式享有申請綠色通道、代備案、補貼墊付、發票代開等優先服務。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今年三季度我國電力需求比較好,政府解決棄風棄光的力度比較大,光伏電站利用小時數有所提高,也帶動了光伏企業業績提升。10月31日,中電聯發布的《2017年前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今年以來全社會用電量持續較快增長,三季度增速環比提高。電力結構及布局持續優化,風電、太陽能發電消納問題有所緩解。

光伏行業將維持火爆行情

技術創新使光伏的成本不斷下降。近日,通威股份發布公告稱,非硅成本已進入0.2~0.3元/瓦的區間,遠低于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公布的行業平均成本線。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僅考慮目前可預見的晶硅光伏電池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在近中期光伏發電成本仍具有較大的下降潛力。

2018年晶硅組件價格或降至2.5元/瓦 市場仍將維持火爆行情!

“光伏電池組件成本下降關鍵環節主要體現在組件轉換效率提升、硅利用率的改善、硅料成本和價格下降等方面?!睍r璟麗表示,預計“十三五”期間,晶硅光伏組件每年可保持0.2~0.5個百分點的絕對效率提升;2020年金剛石線切割預期有望占單晶硅和多晶硅切割市場80%和20%的份額;新的硅料生產技術如多晶硅流化床法具有低成本優勢,可達到10美元/千克的成本,預期2020年可占30%~40%的市場份額,總體上2015~2020年間顆粒硅成本下降率超過40%;根據國內外機構和對國內龍頭企業調研,預期2018年、2020年晶硅組件價格分別降到2.5元/瓦、2.1元/瓦,2020年后由于組件效率的提升,還有一定的成本下降空間,組件價格有望達到2元/瓦以內。

“此外,運維系統將在應用的直觀性和便捷性方面、數據采集和分析的精確性和時效性方面以及遠程維護管理等方面有更多提升和發展,成本也將有一定程度下降。通過研究預期通過產業的進步和升級,2018年、2020年、2023年光伏發電單位千瓦投資分別降低到6.0元/瓦,5.3元/瓦、4.0元/瓦?!睍r璟麗預測。

業內專家認為,我國光伏產業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火爆的行情,保持年增20~30吉瓦的裝機水平。與此同時,在平價上網的目標之下,光伏標桿電價也在逐年下降,企業將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在論壇上表示,恢復產能和新增產能將加劇行業內的競爭,在國內市場增速減緩,國外遭遇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下,供需有可能會失衡并給產品價格帶來壓力。

來源:中電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