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延安市宜川縣英旺鄉下里塬村村支書高慶東家門庭若市,自從11月26日他家的“屋頂電站”正式開始發電,鄉親們就時刻關注著“今天”又發了多少度電,算算“今天”能賺 ?多少錢。

村里人想賺個蓋房錢,建光伏電站行嗎?村長說:我看行!

“看,今天天陰只發了五度電,像昨天是大晴天就能發三十多度,這咱什么也不用管,每天發的電,自動并網就賣了,錢就收到咱手機賬戶了。”高慶東高興地說,連日來,他經常像這樣拿著手機給大家介紹。

村里人想賺個蓋房錢,建光伏電站行嗎?村長說:我看行!

村里人想賺個蓋房錢,建光伏電站行嗎?村長說:我看行!

作為全縣屋頂光伏發電的五家試點戶之一,同時作為村支書,高慶東對這個試點項目非常重視,他算了一筆賬:他的屋頂裝了36片光伏發電板,合計10.44kW,一年下來平均每天能發50來度電,國家政策補助后一度電能賣到0.75元,一年能賣1.3萬余元,上稅后能收入1萬多元。

村里人想賺個蓋房錢,建光伏電站行嗎?村長說:我看行!

“我這36片板占了窯頂的三分二,每年就多收一萬元,這相當于每年多了一項固定收入啊。設備維護有廠家,技術咱不用管,對于農村來說,這可是好項目,我看行。”高慶東說,“發電試行十多天,穩定運行,我想動員全村農戶都利用屋頂增收。”

記者從宜川縣工業辦了解到,全縣5個屋頂光伏發電試點目前測試全部合格,下一步將在英旺鄉的五個村進行全覆蓋推廣,讓光伏發電這個綠色朝陽產業為百姓脫貧致富開啟一條屋頂上的綠色通道。

無獨有偶,安徽六安霍邱縣花庵村村民姚巨學領著他的3KW家庭光伏電站,站在自家門口回答來自全國60余位“記者”說到:“家庭光伏好,發電量高,掙錢又環保。”

驚人的19.1度

“家庭光伏,發電量高,國家還補貼,我們農村人裝這個很劃算。”怕大家不信,老姚拿出手機,打開用戶專屬APP,展示了其中一天的發電量:19.1度。按考察團人士的話說,依照花庵村的日照條件,這個數據相當驚人。

“掙回蓋房錢了”

村里人想賺個蓋房錢,建光伏電站行嗎?村長說:我看行!

“怎么想到要裝家庭光伏?”

“圖錢啊。”沒錯,對于老姚而言,裝電站就是為了掙錢。一輩子跟泥巴田打交道,家底又不好,還要供兩個孩子讀書,老姚背負了沉重的經濟壓力。幸運的是,當地政府在積極推動光伏扶貧,老姚享受到了政策紅利。

根據發電效率計算,預計年均發電量4000多度,按照0.85元/度的標桿上網電價補貼,25年可累計獲得8萬多元售電收益。

這筆錢對姚家來說,算是一筆不小的巨款。“刨去成本,等于前期不花一分錢,凈賺了6萬塊,把我蓋樓房的錢掙回來了。”曾因窮抬不起頭的老姚,這次卻帶頭裝起收益環保兩不誤的光伏電站,在村里揚眉吐氣了一回。

距離2018年還有最后一個月的時間,還在看別人的收益自己卻心癢癢嗎?抓住最后的機會,讓自家的閑置屋頂賺錢,坐享陽光收益!

來源:光伏盒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