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可能被低估,有的可能被高估!

無論在產業范疇,還是資本范疇,這本是常態。

一個月前,我們曾在《決勝私有化:晶澳、天合私有化背后玄機,影響與風險?誰將是下一個?》一文中就“誰可能成為下一個私有化的企業”分析認為,還留在美股的中國光伏企業中晶科能源、大全新能源、阿特斯太陽能符合A股上市條件。

也就不久前,阿特斯宣布,其董事會已收到董事會主席兼總裁瞿曉鏵的初步無約束力建議函,瞿曉鏵將以18.47美元/股的價格,收購公司所有不屬于瞿曉鏵和其夫人張含冰女士的在外普通股。這被市場認為是阿特斯私有化的信號。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若是如此,這將是繼天合、晶澳之后,美股第三家進行私有化的中國光伏企業,市場多猜測它們下一步可能回歸A股。

伴隨天合、晶澳、阿特斯的私有化,讓晶科在紐交所“顯得異常的美麗、恐怖而又寂寞,就像你站在外太空的地表上,征服了星空,也不過是君臨沙漠而已。單晶軍團的異軍突起,綁上國內資本市場的加持,來勢洶洶?!边@,是晶科能源掌門人李仙德在新年致辭的開篇。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為何回歸?為何私有化?晶科是否還會在美股一直堅守?顯然,有企業認為它們被美股嚴重低估了??纯慈思褹股的隆基、通威、特變、中環等等,那市值,那融資能力,誰不垂涎?

晶澳董事長靳保芳就說:當年晶澳太陽能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當時融資了10億美金,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保障,“但是現在,我們的品牌在美國已經沒有融資功能了,于是決定要回歸國內、回歸我們本地的市場”。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不過凡事都有雙面性,被低估對企業決策者既是挑戰,又是機會。因為它們更“知己”,清楚自己的真正價值是什么,要知道不同的資本市場之間對企業的價值判斷也有一定的差異的,某一資本市場越是輕視它,它越有極高的套利機會。

而私有化就是它們最有力的反擊武器,選擇私有化就是它們發起的價值保衛戰,也可以說是反擊戰。那么除了美股的幾家光伏企業,還有哪些中國光伏上市公司誰被低估了?換一句話說,誰還有可能加入下一場價值反擊戰之中?

為了搞清這個問題,黑鷹團隊以“光伏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達50%”以上這一標準,在A股、美股、港股三大資本市場篩選出了43家中國光伏企業,以不同緯度分析認為:13家中國光伏公司可能被低估,其中7家可能被嚴重低估,晶科能源、保利協鑫能源、新特能源等都榜上有名。我們還推出了低估者戰力榜,相信讀者看后會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認識。

到底還有誰?

有七家公司市盈率即低于20%、市凈率又低于1,這七家公司市值被市場低估的可能性更大。

實際上,在光伏企業經歷幾次浩劫后,美國資本市場已經近乎將中國光伏企業打入“冷宮”,像晶科能源、阿特斯太陽能、晶澳太陽能這些“生于中國、揚威世界”的光伏企業如今市值都還不到70億元,甚至不足隆基股份十分之一。

在黑鷹光伏統計的截至12月13日,43家中國光伏企業市值榜單中,前二十名竟然沒有一家在美股上市的光伏企業。前二十強中,A股公司有15家,占比為75%,相對而言,A股對光伏企業的認可度較高。

先看一下43家公司市值榜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不止一位行業人士表示, 在美股上市的光伏企業市值被低估,“美股市場相對于A股市場,對光伏企業認可度不高,市值被嚴重低估,對企業融資發展不利,所以光伏企業啟動私有化,最終目標應該是回歸A股市場。”實際上,不只是美股中國光伏企業被低估了,我們分析發現,港股、A股也有企業可能被市場低估了。

市盈率是投資者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一般認為該比率保持在20-30之間是正常的,過小說明股價可能偏低,風險相對較小,有一定的投資價值;過大則說明股價可能偏高,風險較大,購買時應謹慎。

據黑鷹光伏統計,31家公司(12家公司市盈率為負,未予統計)中12家公司市盈率在30%以上,其中11家為A股公司,占比達91.67%,前三高分別為安彩高科、億晶光電和中環股份;市盈率低于20%的公司有11家,其中包括晶科能源、晶澳太陽能等4家美股公司,還有新特能源、保利協鑫等5家港股公司,以及東方日升、太陽能兩家A股公司,這些公司都似乎被市場低估了。其中,市盈率最低的兩家公司恰巧也是近期先后宣布私有化的晶澳太陽能、晶科能源,第三名則是新特能源。

31家公司市盈率榜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分析公司是否被市場低估了還有一個維度:有時,市凈率是一個比市盈率更為可靠的指標,尤其是針對那些周期性行業的公司隨行業景氣度可能有極大波動,市盈率也往往會幾十、上百倍,有時又會只是個位數。若遇上行業極不景氣企業出現虧損,市盈率更是無從談起。

這時候,市凈率指標就極具參考價值了。無論行業景氣與否,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一般不會出現巨幅波動。一般來說,市凈率越小投資者風險越低,尤其是當公司市凈率低于1時,企業存在被低估的可能。因為即便出現最壞的情況——上市公司倒閉,股東清償的時候可以收回更多的成本。

據黑鷹光伏統計,41家公司中有9家公司市凈率低于1,這9家公司都來自于美股或港股。最低的三家公司分別為順風清潔能源、晶澳太陽能和興業太陽能。

41家公司市凈率榜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我們統計發現,有七家公司市盈率即低于20%、市凈率又低于1,這七家公司市值被市場低估的可能性更大,他們分別為晶澳太陽能、晶科能源、新特能源、天華陽光、興業太陽能、保利協鑫能源和江山控股。

?低估者戰力榜

這13家公司中7家上半年凈利潤增速在20%以上,前四名甚至達到了151%以上,成績極為優秀。

投資者看重的還是企業目前及未來盈利能力的強弱,凈利潤一般來說是企業市值最有力的支撐,也是過往時間內其實力高低最直接的體現方式之一。

那么,13家可能被低估企業誰盈利能力更強?據黑鷹光伏統計,13家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合計為36.01億元,第一名為保利協鑫能源,這也是唯一一家凈利潤達到10級的公司,第二、三名分別為新特能源和北控清潔能源集團。

我們來看一下他們每家盈利能力情況。

13家公司上半年盈利榜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當然,投資者更看重的是企業的發展潛力及增長動力,除了盈利規模,盈利增速更受到投資者重視。

這13家公司中7家上半年凈利潤增速在20%以上,前四名甚至達到了151%以上,成績極為優秀。尤其是北控清潔能源集團、天華陽光、江山控股、太陽能、新特能源、大全新能源凈利潤多是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而陽光能源上半年也成功實現扭虧為盈,這些公司值得讀者重點關注。

13家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增幅榜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不過,我們鄭重提醒大家,沒有任何一個指標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完全有效的,上述僅是我們一己之見,并非投資建議。

再次示警:

私有化風險也不小

若是公司啟動企業私有化后,其融資引擎最為脆弱,若公司不能在預期的時間內登陸A股,尤其是現金流本來就暗藏一定危機的企業可能直接面臨生死危機。

如今所有光伏企業都在于時間賽跑,企業無論是擴充產能、進軍新領域或者押注研發,都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如今光伏行業已經進入了“規模+技術競技”的新賽道,此時,誰資本實力最雄厚,誰就握有出擊的主動權。這或許是所有光 伏企業決策者首要考慮的問題之一。

事實上,黑鷹光伏發現,近九成中概股光伏企業目前都面臨很大的短期償債壓力。

速動比率是指速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它是衡量企業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變現用于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一般來說,速動比率維持在1:1較為正常,它表明企業的每1元流動負債就有1元易于變現的流動資產來抵償,短期償債能力有可靠的保證。速動比率過低,企業的短期償債風險較大。

上半年8家公司速動比率情況

哪些光伏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我們曾重點提到資本向來是逐利的,據我們多年對資本市場的研究了解,一般來說,在美股上市公企業選擇私有化,企業掌控者要與投資機構簽署對賭協議,一般對賭協議中對企業下一次登陸資本市場的時間或未來企業實現的凈利潤等會有明確的約定。

企業若在規定時間內無法完成承諾,將觸發對賭協議,企業掌控人需要給與投資人不菲的補償。許多雄心壯志的企業家就折戟于此。

而且,若是公司啟動企業私有化后,其融資引擎最為脆弱,若公司不能在預期的時間內登陸A股,尤其是現金流本來就暗藏一定危機的企業可能直接面臨生死危機。這或許是也是其他企業觀望的原因之一。所以說,回歸之路并不平坦,私有化也并非沒有風險的買賣。

來源:黑鷹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