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項目價格政策的通知》,要求降低2018年1月1日之后投運的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Ⅰ類、Ⅱ類、Ⅲ類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55元、0.65元、0.75元(含稅);村級光伏扶貧電站上網電價分別為0.65元、0.75元、0.85元;
通知規定,2018年1月1日以后投運的、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全電量度電補貼標準降低0.05元,即補貼標準調整為每千瓦時0.37元(含稅)。
采用“全額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按所在資源區光伏電站價格執行。
一直懸在頭頂上的靴子終于落地了!
不過不要慌,這幾件事想告訴大家:
1、已經安裝的不用擔心,您是哪年并網的,就執行哪年的補貼標準,這個政策影響的是沒安裝的;
2、就算沒安裝的也沒關系,補貼下調是建立在成本下降基礎上,安裝的成本低了,就算補貼降低的,總體收益率是不變的;
3、哪怕補貼真沒了也沒關系,咱們還可以賣碳、還可以賣綠電,還有很多收入辦法。
那么明年補貼下調之后,大家到手的錢有多少呢?
1、如果是全額上網,以一座5kW的電站為例,三類資源區收益分別如下:
1)三類資源區
年預計發電量:6000度
預計年收益:6000*0.75=4500元。
2)二類資源區則收益如下:
年預計發電量:6500度
預計年收益:6500*0.65=4225元。
3)一類資源區收益如下:
年預計發電量:7000度
預計年收益:7000*0.55=3850元
2、如果是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假設50%自用,50%上網,由于不同地方的脫硫燃煤價格不同,居民電價不同,僅以河北保定為例計算,收益如下:
補貼收入:6000*0.37=2220元;
賣電收入:6000*50%*0.3644=1093.2元
到手收益:2220+1093.2=3313.2元
節省電費:6000*50%*0.52=1560元
實際收益:3313.2+1560=4873.2
可以看出來,自發自用比全額上網要高不少了!
特別是在煤改電、用電量激增的當下,相信光伏發電自發自用會越來越成為主流,而隨著光伏電站成本下降,必然會實現光伏入戶!
來源:光伏能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