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光伏行業翹首企盼的2018年光伏發電項目價格政策終于下發。行業人士最困惑的是:分布式電站的電價是不是到2018年1月1日就立即調整。據光伏們了解,不納入指標管理的分布式項目,無論是“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還是“全額上網”模式,均需要在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并網,才能按照2017年電價來執行;而需要納入財政補貼年度規模管理的分布式項目則按照光伏電站電價調整的時間節點調整電價,即搶明年630。

根據能源局2017年7月19日下發的《國家能源局關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各種結合農業大棚、牲畜養殖建設的光伏電站項目均按集中式電站納入年度規模管理。因為,結合農業大棚、牲畜養殖建設的光伏電站雖然可能是按照分布式管理辦法進行的備案,但需納入指標管理,這類電站即為“納入財政補貼年度規模管理的分布式項目”。而通常所說的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不需納入指標管理,無論是何種模式,均需在今年1231前搶并網才能執行2017年的光伏電價。

討論完這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后,我們再一起來看一下此次電價調整到底對光伏行業帶來了哪些變化。

自2011年出臺光伏標桿上網電價政策以來,隨著光伏產業的技術進步和組件等關鍵設備價格持續下降,光伏標桿上網電價退坡機制已經形成。2015年、2016年、2017年,發改委價格司均對光伏標桿上網電價進行了調整。標桿上網電價直接影響光伏電站的收入,每一次電價調整,都牽動了每一位光伏從業者的心。針對此次光伏電價調整,光伏們進行了研究和解讀,僅供大家參考、指正。

不需要指標的分布式光伏都搶1231!!電價調整政策解讀

一、政策內容及分析:

1.?政策主要內容:

  1. 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三類資源區均下降1毛。
  2. “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全電量度電補貼下降5分。
  3. 村級光伏扶貧電站(0.5MW及以下)標桿電價、戶用分布式光伏扶貧度電補貼標準保持不變。
  4. 真實、完整記錄相關數據并及時上報。
  5. 開展光伏發電就近消納配電價格改革和市場化招標定價試點。
  6. 2018年1月1日期開始實施。

2.??政策中的時間節點:

光伏電站項目電價調整的時間節點:

  1. 2018年1月1日以后納入財政補貼年度規模管理的光伏電站項目,執行2018年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這意味著根據《國家能源局關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下發的2018年13.9GW光伏電站和8GW領跑基地項目,按照新的標桿上網電價執行;
  2. 2018年以前備案并納入以前年份財政補貼規模管理的光伏電站項目,但于2018年6月30日以前仍未投運的,執行2018年標桿上網電價。即獲得2017年(或更早年份)指標,在2018年1月1日前備案且于2018年630前投運的,執行2017年電價,這部分電站2018年還需要搶“630”并網
  3. 自2019年起,納入財政補貼年度規模管理的光伏發電項目全部按投運時間執行對應的標桿電價從2019年開始,在獲得指標的前提下,光伏電站項目電價將按照投運并網時間來界定,而不會再有“630”搶裝。但也同時意味著,2018年獲得指標的項目要搶2018年的“1231”,若未能投運,則需執行2019年對應的標桿電價。

分布式光伏項目電價調整的時間節點:

  1. 2018年1月1日以后投運的、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全電量度電補貼標準降低0.05元,即補貼標準調整為每千瓦時0.37元(含稅)。這意味著“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分布式光伏項目不搶明年“630”,但要搶2017年的 “1231”之前并網,否則將按照0.37元/kWh獲得度電補貼;
  2. 采用“全額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按所在資源區光伏電站價格執行。這意味著1)暫不需要納入指標管理的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均需按照“2018年1月1日以后投運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按上表中補貼標準執行”,即執行2018年新的標桿上網電價。為了執行2017年的標桿電價,“全額上網”分布式項目均存在今年“1231”前完成搶裝的硬任務。2)納入指標管理(如結合農業大棚、牲畜養殖建設)按光伏電站項目對待,2018年以前備案并納入以前年份財政補貼規模管理的,搶2018年“630”并網

光伏扶貧項目電價調整的時間節點:

  1. 村級光伏扶貧電(0.5兆瓦及以下)、分布式光伏扶貧電站,2018年標桿上網電價和度電補貼標準均不變
  2. 但集中式電站扶貧項目并沒有提出電價政策不變,這與《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關于“十三五”光伏扶貧計劃編制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明確提出的“以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為主要建設模式”有關。通過電價政策引導光伏扶貧合理選擇建設模式。2018年的集中式扶貧電站電價將按照新電價執行。

二、競爭性配置下的光伏電站電價:

由于國家能源局提出“實施競爭方式配置項目”,并將電價下降幅度作為一項重要的競爭性配置評分標準。以及2017年光伏應用領跑基地的“企業優選標準指南”中將投資商申報電價競爭力賦予了35分的高分值,同時要求“申報基地承諾其光伏應用領跑基地項目將比當地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低10%以上的電價,作為應用領跑基地企業競價入門門檻”等方式。因此,對于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目前已經成為光伏電站實際電價的“上限電價”。

光伏們統計了陜西、安徽、青海、寧夏、浙江、湖北、山西、山東、江西、河南、河北、內蒙古等省份光伏電站2016年增補指標以及其他年份指標分配中電價競標電價,統計得出:通過競爭性配置的光伏電站平均中標電價,低于當地標桿電價約0.13元/kWh

不需要指標的分布式光伏都搶1231!!電價調整政策解讀

而2016年領跑基地電價競標更為激烈,中標電價下降幅度也更高,甚至一度投出了0.48元/kWh的電價。除濟寧、新泰、張家口有最低電價投標限制外,其余基地平均中標電價位于0.5-0.75元/kWh左右。而2017年的應用領跑基地則將投標上限電價定位低于當地標桿電價10%,投標滿分電價比平均投標電價低0.12元/kWh。

不需要指標的分布式光伏都搶1231!!電價調整政策解讀

三、“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電價高過當地標桿電價

此次光伏標桿上網電價下調1毛,以及此前2次標桿上網電價也進行過下調,但分布式度電補貼僅下調了5分錢,這種情況給投資分布式光伏的業主,到底選擇哪種電價模式帶來了新的課題:到底是選“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電價高,還是“全額上網”模式電價高?

光伏們按照光伏電價資源區,并結合當地脫硫燃煤標桿上網電價,將“當地脫硫燃煤標桿上網電價”+“分布式度電補貼”與當地光伏標桿上網電價進行了比較(“售電電價”+度電補貼模式下的電價本身就相對較高,一般均高于當地光伏標桿電價)。比較結果為:2018年將只有河南、安徽、冀南電網覆蓋城市、陜西Ⅲ類資源區城市、貴州、新疆Ⅲ類資源區城市、山西Ⅲ類資源區城市等區域,當地光伏標桿上網電價高于“余電上網”+度電補貼電價,其余區域均是“余電上網”+度電補貼電價高于光伏標桿電價2018年“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將更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不需要指標的分布式光伏都搶1231!!電價調整政策解讀

來源:光伏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