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同質化競爭的結果只是此消彼長,而技術路線競爭的結果卻是非勝即死。
2、曾經共同對抗薄膜技術的兩“兄弟”,終于要兵戎相見。
3、補貼下降后:制造環節需要擠出200億的利潤從哪里攥出來?
泰坦的戰爭:從波音等航空公司大戰看明年光伏業的競爭套路
西雅圖是個神奇的城市。
60余萬的人口,(根據2013年統計數據:西雅圖人口65.13萬,不過算上圍繞西雅圖的城市群共有468萬)專門“出產”超大型公司,誕生了微軟、星巴克、亞馬遜這樣的超級獨角獸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壟斷型的企業。
微軟員工總數11萬8千、波音員工總數超過17萬、星巴克員工總數23萬8千,亞馬遜更是超過了54萬員工。
這里想聊一聊的是那個被工會欺壓的受不了而把總部搬到芝加哥的波音的故事。
◆1963年,在軍用領域被洛克希德打得找不到北的波音輸了美軍的重型軍用運輸機招標,計劃把研究成果軍轉民,建造一架巨型運輸機或者客機。
◆1965年,波音當時最大的客戶,也是當時美國最大的航空公司——泛美航空首席執行官?Juan Trippe 找到波音總裁?William M. Allen,要求波音為泛美打造一款比?707 大兩倍以上的大型噴氣式客機。
“如果你造,我就買?!盩rippe 說。
“如果你買,我就造。”Allen 回復。
◆1966年4月,泛美航空向波音公司訂購?25 架?747 飛機,支付?5.25 億美元。747 項目旋即啟動。兩個月后,波音在?Everett 買下?3.15 平方公里的土地,開始建造?747 廠房。
但競爭對手也看到民用市場的變革機會,于是寬體客機的競爭在波音、道格拉斯、和現在只做軍用飛機的洛克希德之間展開,他們選擇了打群架。
三家巨頭一起豪賭,把公司所有資產抵押到銀行,勝者世界第一,敗者破產清算。而且還要各自拉伙伴,全球只有勞斯萊斯、普拉特惠特尼、GE三家發動機企業能造這么大的飛機發動機,于是這幾家供應商也抵押財產,而且除了波音與泛美之外,其它兩家也找了大陸航空和美聯航兩家公司綁定。
競爭的過程冗長繁雜,結果卻很簡單:波音在民航領域奠定壟斷地位(挑戰它的空客還未“出生”),道格拉斯破產被麥克唐納收購變成麥道,后來麥道又被波音收購,大陸航空也賣給別人,波音幾乎壟斷了民航市場。洛克希德退守軍用市場。
同質化競爭的結果只是此消彼長,而技術路線競爭的結果卻是非勝即死。
光伏行業的這個時刻似乎也到了。
2018:無處安放的20GW產能
對于2018年,光伏行業普遍認為隨著光伏補貼下降,光伏市場增速放緩,但許多光伏企業都制定了各自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
Solarbe索比光伏網整理了部分行業領軍企業的擴產計劃:
??保利協鑫:至2020年新疆新增6萬噸多晶硅,產能將達11.5萬噸,多晶硅片已超20GW
??通威股份:10萬噸多晶硅產能、20GW高效單晶電池項目
(我們注意到,當問及如何籌資時,通威集團副董事長嚴虎對記者稱,在利潤方面,預計公司今年可獲得20億元利潤,明年30億元,后年50億元,再加上折舊的現金流就是120億。在這基礎之上,公司可以發債,現在公司負債率只有40%左右,可轉債公司債可以發50億元,中票50億元,短融、超短融也可以發。此外,通威也通過處置房地產業務回收資金。通威股份公告稱,擬以競價的方式出售通威實業98%的股權,預計出售該部分股權獲得的總收益約8億元。通威實業為通威股份旗下房地產業務公司??梢哉f通威與上文的航空公司一樣,決心砸鍋賣鐵打這一仗了。)
??隆基股份:2018年擴產10GW硅片至25GW 單晶組件產能從6.5GW增至12GW
??東方日升:新增5GW 高效單多晶光伏電池、組件產能
??中環股份:至2019年硅片產能擴產至23GW,2018年一季度達到15GW
??晶科:約5GW
??晶澳:約4GW
??阿特斯:約1GW
??協鑫集成:約1GW
新華網前些天的一篇文章指出:2016年底,單晶硅片產能不到20GW,2018年底產能將超過60GW。
因此可以預測,2018年,極可能有20GW的硅片、電池和組件閑置產能無處安放。而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統計,截止2016年底,全球多晶硅產能為45.5萬噸,按照彭博新能源財經預計,2017全球光伏裝機需求在76.4GW-80.9GW,對應多晶硅需求接近40萬噸,閑置產能已有5.5萬噸,算上領先企業的擴產項目陸續達產,明年成本更高的企業將被市場淘汰。
準備團戰:為什么說2018年對光伏企業來說更加危險
這20GW無處安放的產能,必將引起單多晶之爭進一步升級。從同質競爭到技術路線間的PK,企業一方面生存壓力巨大,另一方面也發現:只要打敗對面陣營就可以拿到另一半的市場。
于是光伏企業也早早成立了聯盟和戰略合作。隆基除自己以樂葉為品牌布局電池組件外,還與中來、通威等企業成立了聯盟。協鑫與中環也互相參股多晶硅和單晶硅片公司。
未來主要的幾塊競爭將集中于:
1、隆基-協鑫為首的單多晶之爭。
2、隆基-中環兩家單晶龍頭之間的競爭。
3、協鑫-通威之間的多晶硅競爭。
這其中最兇險的,還是單多晶技術路線的競爭。因為后兩者的競爭都是經營策略層面的競爭,而技術路線的競爭結果卻往往帶來一個市場大環境的顛覆。
到2018年,可以預見將有越來越多的光伏企業參與到這幾大陣營的對抗中去,或是通過自己產能的調整以適應未來形勢。
從本網的角度來看,這場戰爭的受益者其實并不多,因為明年如果光伏補貼下降幅度較大,獲勝者很可能也只是慘勝,而對于光伏這樣一個沒有特別高門檻的行業,隨時可能在勝者還沒有消化勝利果實的時候,就有新貴后來居上。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過分強調性能或過分強調價格都是不可取的,仍然以上文的波音747為例,一開始即使是波音公司也是把747做為一個過渡性的產品,下一個目標都是研發三倍音速可以三個小時從美國到歐洲的超音速飛機。1996年2月7日,協和式飛機從倫敦飛抵紐約僅耗時2小時52分鐘59秒,創下了航班飛行的最快紀錄。但即使到現在,寬體客機仍然是主流,因為飛機越大,單個乘客越省油,乘客體驗也越舒適。
補貼下降后:制造環節200億的利潤從哪里攥出來?
2018年光伏度電補貼下調已成必然。如果電價下調一毛錢,在人工、逆變器以及其它材料幾乎沒有降價空間的情況下,光伏組件將再次承擔起降本的重任。
以前不久的國電投招標為例,億晶中標價格約2.3元/瓦,比當前價格低了約4毛錢,如果明年的市場仍然是50GW,光伏制造環節要通過降低利潤率和技術進度讓出200億。
光伏行業最賺錢的三家企業通威股份、協鑫集團的保利協鑫、隆基股份今年1-9月的凈利潤分別為15.3億元、13.85億元、22.41億元。即使這三家在明年完全不要利潤,也只夠填1/3。而組件環節利潤不佳,許多只有1%-2%,也不能成為降本的主力。
所以2018年的成本下降很可能從上游原料、輔材和技術進步三個方面實現,但不管怎么樣,消化這200億都是非常吃力的。這也進一步加劇行業之間的競爭。
備注:本文截稿之時,驚喜得知光伏電價下調幅度遠小于預期,這相當程度上緩解了明年光伏企業的生存壓力,也印證了我們上一篇文章《光伏的2018(一):政企補貼博弈&單多晶企業生死大戰 你真的認為政府會通過補貼 毀了光伏行業?》的猜測。
電價調整如下:
一、根據當前光伏產業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情況,降低2018年1月1日之后投運的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Ⅰ類、Ⅱ類、Ⅲ類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55元、0.65元、0.75元(含稅)。自2019年起,納入財政補貼年度規模管理的光伏發電項目全部按投運時間執行對應的標桿電價。
二、2018年1月1日以后投運的、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全電量度電補貼標準降低0.05元,即補貼標準調整為每千瓦時0.37元(含稅)。采用“全額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按所在資源區光伏電站價格執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自用電量免收隨電價征收的各類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系統備用容量費和其他相關并網服務費。
三、村級光伏扶貧電站(0.5兆瓦及以下)標桿電價、戶用分布式光伏扶貧項目度電補貼標準保持不變。
來源:索比光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