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當前統計,2018年剩余的普通地面電站及少數未在1230并網的領跑者項目,規模在25-30GW;
第三批領跑者:山西大同等10個基地為應用領跑基基地,總規模為5GW,山西長治等3個基地為技術領跑基地,總規模為1.5GW;
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預期超過20GW的規模,自發自用、余電上網項目將超過全額上網項目;戶用分布式項目:預期規模在80萬套以上,總體市場容量為6GW;
扶貧項目:預期扶貧項目會大量增長,規模可能超過10GW僅靠0.5MW以下的村級電站,這一目標的實現也能比較容易的實現。
光伏扶貧電站在指標、電價、資金來源、收益方面都有獨特的優勢,此外距離實現2020脫貧攻堅戰的時間節點越來越近,光伏扶貧在未來2年內依舊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預期每年10-15GW的扶貧光伏電站市場會接替地面電站的空缺份額。此外,由于較高的補貼和下行的成本,扶貧電站EPC的賬面收益會提高。
事實上,隨著工商業和戶用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大量建成,日常的運維變成了極大的挑戰和機遇。
如何提供合適的電站更換、維護解決方案,給各電站運營公司提出了新的問題并帶來新的機遇。
據《2017中國戶用光伏市場調研報告》相關數據,2015年的戶用光伏約為2萬套,2016年上漲7.3倍,達到14.98萬套,2017年預計為50萬套。其中浙江、山東、河北新增占比達50%以上,高達一半的比例,其中浙江省新增15萬套、山東新增10萬套、河北新增近10萬套。
中國國內有四千萬個獨立屋頂,假使有20%~50%的屋頂安裝了光伏電站,按照一套5千瓦的光伏系統4萬元計算,將會出現3200億~8000億元的市場規模,而現在這個市場的開發率不足5%。因此,戶用光伏市場不僅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規模,還是一個藍海市場。
相信很多EPC企業都遇到地方要求當地光伏裝機總規模不能超過接入變壓器的25%。
日前,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科院新能源研究中心的領導針對該規定表示:該要求來自于已經被廢除的舊標準。目前實施的新標準中無對接入容量限制的要求。然而,由于戶用光伏的管理權限在地市級,甚至縣級,因此對國家電網的新標準理解不到位,所以才繼續執行了老標準。
所以儲能調峰、調頻將會成為分布式光伏發展的下一個重要部分,更合理,更智能的儲能和調峰將會得以快速發展。
2018年的光伏市場在當前的政策下,做好準備的企業會有機會兼并做大,長遠來看對于產業成本的下降有促進作用,對于產業的長遠發展亦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