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底,中國在產多晶硅企業22家,有效產能共計27.6萬噸/年,較2016年凈增6.6萬噸/年,2017年國內多晶硅產能增加6.6萬噸/年。2017年中國多晶硅全年均價為13.50萬元/噸,同比小幅上漲5.6%。 分析認為,今年,中國多晶硅終端需求或將延續旺盛,但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多晶硅年均價將可能小幅上漲。
2017年產量、產能略微增長
超萬噸企業達到10家
據介紹,國家有關部門統計顯示,2017年中國多晶硅產量24.2萬噸,同比增長24.7%。2017年1-11月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131.1億美元,同比增長1.4%。
過去的2017年,中國多晶硅產能增加6.6萬噸/年,新增產能包括新建企業釋放產能:鄂爾多斯2400噸/年、內蒙盾安2000噸/年、寧夏東夢1000噸/年、東方希望1.5萬噸/年、江蘇康博1萬噸/年、河南恒星5000噸/年,同時現有企業技改產能:四川永祥5000噸/年、洛陽中硅3000噸/年、新特能源1.4萬噸/年、新疆大全8000噸/年、陜西天宏1000噸/年)等。
截至2017年底,超過萬噸級產能的中國多晶硅企業達到10家,分別為江蘇中能(7.4萬噸/年)、新疆特變(3.6萬噸/年)、大全新能源(2萬噸/年)、四川永祥(2萬噸/年)、洛陽中硅(1.8萬噸/年)、亞洲硅業(1.5萬噸/年)、東方希望(1.5萬噸/年)、江西賽維(1萬噸/年)、內蒙盾安(1萬噸/年)、江蘇康博(1萬噸/年),這10家企業的產能占據國內總產能的77.4%。
中國產業政策
大力支持與推動
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了《能源技術創新“十三五”規劃》,《規劃》聚焦于清潔能源技術的發展,而在清潔能源當中,太陽能發電技術又作為重中之重來發展 。
政策中提到,鼓勵分布式光伏發電與設施農業發展相結合,推進綠色能源鄉村建設。完成200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光伏扶貧項目建設。
2017年2月:國務院公開發布《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光伏+農業”等模式的發展,光伏發電已經在我國農村得到了推廣應用。
國家能源局研究制訂了《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明確了2017年的光伏發電規模指標,并強調了光伏扶貧以及光伏領跑者的發展。對于棄光率超過5%的省份暫停安排新建光伏發電規模,這對于棄光限電的惡化起到了有效的抑制作用。
2017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制定了《太陽能光伏產業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該文件指出,光伏產業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框架主要包括基礎通用、光伏制造設備、光伏材料、光伏電池和組件、光伏部件、光伏發電系統及光伏應用等7大方向、35小類光伏產業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表涵蓋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包括現有標準、制修訂中的標準、擬制修訂的標準和待研究的標準,共500項。
2017年7月: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與此意見一同下發的還有具體到各省的十三五期間的光伏電站計劃指標。根據上述指導意見匯總的數據,從2017年至2020年,光伏電站的新增計劃裝機規模為5450萬千瓦,領跑技術基地新增規模為3200萬千瓦,兩者合計的年均新增裝機規模將超過21吉瓦。
2017年8月:國家能源局、工信部及國家認監委聯合下發《關于提高主要光伏產品技術指標并加強監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規定,自2018年1月1日起,新投產并網運行的光伏發電項目的光伏產品供應商應滿足《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要求。其中,多晶硅電池組件和單晶硅電池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市場準入門檻分別提高至16%和16.8%。2017年國家能源局指導有關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及市縣級政府部門組織的先進光伏發電技術應用基地,采用的多晶硅電池組件和單晶硅電池組件光電轉換效率“領跑者”技術指標分別提高至17%和17.8%。
為加快推進光伏扶貧工程,保障光伏扶貧項目的扶貧效果,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發布《關于“十三五”光伏扶貧計劃編制有關事項的通知》,該文件指出,應精準識別扶貧對象,合理選擇建設規模,對于村級電站,國家能源局和國務院扶貧辦根據各省(區、市)光伏扶貧的需求,確定脫貧攻堅期間各省(區、市)村級電站建設規模,并于2017年一次性下達。
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減輕可再生能源領域涉企稅費負擔的通知》,強調對納稅人銷售自產的利用太陽能生產的電力產品,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50%的政策,從2018年12月31日延長到2020年12月31日。
2017年9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推進光伏發電“領跑者”計劃實施和2017年領跑基地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第三批領跑者基地從基地的分類、規劃、監督管理、激勵獎懲等各方面對于領跑者計劃進行了完善,保證了領跑者項目的先進性以及對行業的引導性。與此同時,對于多晶組件以及單晶組件效率要求的調整以及對于惡性低價競爭的避免也體現了其公平性。
國土資源部、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能源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光伏扶貧和規范光伏發電產業用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化光伏扶貧用地保障,進一步細化規范光伏發電產業用地管理,切實加強光伏發電項目用地的監管。《意見》明確了光伏電站建設對土地的利用規范,但也同時強調,禁止以任何方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嚴禁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劃明確禁止的區域發展光伏發電項目。
2017年10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能源建設助推脫貧攻堅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中表示,督促相關省(區)將風電、光伏建設規模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在下達“十三五”光伏扶貧規模計劃時,對《關于實施光伏發電扶貧工作的意見》附表中的深度貧困縣予以重點支持。優先支持“三區三州”因地制宜、按照相關政策建設光伏扶貧項目。
2017年12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向社會公開征求《區域電網輸電價格定價辦法(試行)》和《跨省跨區專項工程輸電價格定價辦法(試行)》意見的公告。辦法的出臺,有利于促進售電市場化,可促進風能、太陽能等發電資源高的地區將多余電量輸送給發電資源匱乏、用電量大的地區,避免棄風棄光,將進一步激發分布式發電活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項目價格政策的通知》,要求降低2018年1月1日之后投運的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Ⅰ類、Ⅱ類、Ⅲ類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55元、0.65元、0.75元(含稅);村級光伏扶貧電站上網電價分別為0.65元、0.75元、0.85元;2018年1月1日以后投運的、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補貼標準調整為每千瓦時0.37元(含稅)。
今年產能新增量將達15.7萬噸
內蒙古上半年產能集中釋放
按企業規劃統計2018年多晶硅產能新增量將達到15.7萬噸/年,其中11.9萬噸/年在下半年釋放,故2018上半年實際新增量來自于2017年年底投產企業產能釋放量,即天宏瑞科1.9萬噸/年、鄂爾多斯8000噸/年以及內蒙東立6000噸/年在2018年上半年達產。
到2018年中,月產量預計在2.2-2.3萬噸/月。根據各企業投產及達產計劃估算,2018年上半年國內多晶硅產量大約在14萬噸,同比增加18.6%,全年產量將達到30.3萬噸,同比大幅增長26.3%。
美國掣肘
將對進口太陽能板征30%關稅
1月22日,美國宣布對進口光伏產品采取為期4年的全球保障措施。特朗普批準對進口太陽能板征收關稅。其中,第一年將征收比例為30%,到第四年下降至15%。
國家商務部官網公開發布消息指出,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近年來美國連續對進口光伏產品采取貿易救濟措施,已充分甚至過度保護了美國內相關產業。此次美方再次對進口光伏產品發起全球保障措施調查,并采取嚴苛的征稅措施,是對貿易救濟措施的濫用。
來源:中國化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