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光伏人唱起那首《涼涼》,別忘了,身前有陰影是因為背后有陽光!(附:531光伏最新政策解讀)
6月1日,不少光伏人還沉浸追憶童年快樂時光的回憶當中時,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能源局三部委聯合下發的一紙文件《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直接把這個兒童節變成了“兒童劫”。嚴厲的政策猶如一盆冷水重重地澆在光伏人的頭上,直接把炎炎夏日變成了數九寒冬,相信昨夜有很多的光伏人一夜無眠。
政策文件在文末點擊“原文鏈接”即可查看,在此不做過多贅述,政策內容解讀主要有下面5個方面:
1、根據行業發展實際,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地面電站)的建設規模。之前有部分已經分配下發指標的省份,根據新的通知精神,指標將會作廢,等待新的文件出臺。
2、6月1日起,新投運(并網)的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統一降低0.05元(一類、二類、三類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5元、0.6元、0.7元),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全電量度電補貼標準降低0.05元(補貼標準每千瓦時0.32元)。采用“全額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按普通電站管理,這種項目只能轉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后排隊進入2019年補貼規模。未來調整補貼電價的頻率可能會增加,不再是一年一調。
3、分布式光伏項目今年全年只有10GW的指標規模。鑒于2018年1—4月已經并網分布式光伏8.75GW,到了5月31日,10GW的指標基本已經用完,今年國內所有的分布式光伏將沒有“帶補貼”指標了。5月31日(含)之前已經備案、已開工但未并網的項目只有三種選擇:
(1)地方各省出補貼支持
(2)等待明年的指標
(3)不要補貼
那些在建或者建成還未并網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在2018年6月1日到年底之前無法進入補貼名單(不過仍能排隊進入2019年的補貼規模),電站的收益必然受到非常不利的影響。面對電站業主的責問,EPC安裝商的解釋是:這是國家政策變動的不可抗力。(雖然這個業主并不一定能夠接受)
4、國家支持光伏扶貧項目,維持光伏扶貧項目電價不變。村級光伏扶貧電站(0.5兆瓦及以下)標桿電價不變(一類資源區每千瓦時0.65元、二類資源區0.75元、三類資源區0.85元)。扶貧是政治任務,補貼電價受到特殊的保護。
5、戶用光伏也屬于分布式,從2018年6月1日到2018年底,國家將不再安排帶補貼的戶用指標,有補貼的戶用項目指標要等到2019年。在2018年5月31日之前,已經并網的光伏電站,仍然執行原有的電價補貼標準,并享受20年的補貼,不用過分擔心。
(注:以上純屬個人理解,不代表官方解讀)
一直被大家忽視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通知消息一出,長蘇的朋友圈一個晚上在被瘋狂地刷屏,整個朋友圈彌漫著一片悲觀的情緒。有不少朋友在自己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里分享起了那首《涼涼》。
原來平時冷冷清清的行業群,突然變得熱鬧起來,發廣告的人沒有了,各大光伏公司的友商們也變得異常的團結,不再互相詆毀對方,而是一起討論失業之后該干點啥......
其實,早在新政策在出臺之前,國家就已發出了預警的信號。國家能源局4月2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中李創軍司長就提到了10GW光伏項目規模管控,雖然當時沒有直接表明是“分布式的指標規模”,但也提前給大家打了“預防針”。
不過,這次的政策突變還是讓大多數光伏人感到措手不及,沒有一點點的防備。5月31日能源局上午10點召集各相關單位官員開會,下午就形成了政策文件并蓋章公布,動作之快、效率之高,可見能源主管部門對這次調控態度之明確和決心之堅決。
國家可再生能源基金的不足和補貼發放拖欠嚴重,一直都是高懸在光伏行業頭頂的那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只不過太多人選擇無視或者刻意回避它。但問題始終存在,終究還是要想辦法解決的。
由于分布式光伏補貼在國家補貼發放序列之中位于靠前的位置。一直以來國家沒有規模限制和管控措施,而光伏行業較低的裝機成本,高電價補貼,高利潤,使得眾多其他行業人士蜂擁而至,到光伏行業里分一杯羹。分布式光伏裝機規模不斷“野蠻生長”,2017年一年就累計裝機19.44GW,同比增長了3.7倍。本來就已經不足的補貼缺口進一步加大,國家不得不出手開始新一輪調控。
2018年開年以來,就有不少國家政策研究員、行業專家和行業協會領導在各種場合表態:對光伏行業今年的新增裝機不是特別樂觀,覺得光伏行業需要降降溫。但是,由于去年分布式光伏的爆發,這些聲音都被大家有意或者無意地忽略了。
眾多光伏企業依然對2018年中國光伏預計裝機量盲目地樂觀和自信,紛紛在各地建廠,瘋狂增加產能。殊不知宏觀調控的大棒已經被高高舉起,然后又重重落下。這次新的調控政策的出臺,6月1日以后將沒有分布式光伏的裝機,意味著2018年全國的新增裝機規模將會大大地減小。分布式光伏的“寒冬”來了!
寒冬過后,誰會活下來看到明天的太陽?
這場調控發生的時間點恰到好處。幾天前剛結束的光伏行業的最大展會SNEC上,長蘇還跟三五好友一起討論說:“希望這次不是行業最后的狂歡,不要像煙花那樣,在天空中絢爛地綻放,最后留下一地的灰燼。”沒想到真的一語成讖。
借用朋友圈看到的一段話,分享給大家:
光伏行業的第一場盛宴到此結束,從一萬多元一塊板子干到了現在的600元每塊,只用了八年時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關停開啟貓捉老鼠游戲恐怕是演不下去了。沒有技術,沒有人才,沒有投入的企業,估計是生死劫。
忍受陣痛等待下一場平價盛宴的開始,雖然,這個陣痛真的會要命,不過咬牙也得死挺過去。嚴控風險,現金為王,有錢得當乞丐花,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殘酷的行業洗牌已經開始......
可以預見的是,這次調控政策的公布,將對整個光伏行業的影響極為深遠:
5、本次政策將會進一步倒逼,加快整個行業裝機成本的降低,2020年光伏行業將會真正的實現去補貼化。原來光伏組件生產及制造環節中存在的過高的利潤空間將會被擠壓。根據之前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的預測,2019年組件將會
6、那些手中有糧,已經提前把部分非優質光伏電站資產出售的企業和經營狀況、財務狀況良好的企業和手頭有充足現金流的企業,將能夠順利度過這一段艱難時光,到達對岸。
7、這次嚴厲的市場調控之后,只有那些掌握了核心技術的企業,經營業務多元化,利潤來源多樣化,有自己核心競爭力的優秀企業,才能夠最后生存下來,成為這場行業洗牌之后最后的贏家。
8、這次的政策出臺來得過于突然,很多在建或者已建成但未并網的項目,由于電價的調整和規模指標的限制,必然無法達到原計劃的投資回報率,甚至無法及時并網拿到補貼,與EPC簽訂的合同中的收益條款發生沖突,必然產生大量合同上的法律糾紛。不少光伏EPC商和安裝商將會受到很大的打擊。
未來將會如何?
2012年光伏行業也經歷過低谷,現在有很多的光伏企業都是當時大浪淘沙后,剩下來的,我們要相信,他們有充足的智慧和經驗去應對這次“危機”。不過那些沒有經歷過低谷期的新晉光伏公司,將會面臨巨大的挑戰!
當光伏行業經過這次凜冽的政策寒冬,剩下來的光伏人會變得更加地冷靜和理性。大家會更加愿意充分地合作、避免惡性競爭,一起抱團取暖。成功生存下來的企業會更有危機意識,更重視公司的各項財務指標的良好,不再輕易的負債經營,保證充足的現金流。積極儲備糧食,以應對不期而遇的寒冬。
光伏產業一直是新能源產業中的核心支柱,新能源逐步替代傳統的化石能源,進一步推進中國的能源結構轉型,也是大勢所趨。現在的光伏產業已經成為了中國少數幾個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超強競爭力的行業。
國家能源局在解讀此次行業政策時也明確表示:
培育壯大清潔能源產業、支持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發展是能源生產革命、消費革命的重要內容。發展光伏的方向是堅定不移的,國家對光伏產業的支持是毫不動搖的。此次政策的下發是為了行業能夠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優化發展規模,減低補貼依賴。
這個六一兒童節將會真正意義上成為光伏的“成人禮”。隨著光伏裝機成本的不斷下降,未來無補貼項目將會成為市場主流,不依賴政府補貼的“拐杖”,通過賣電給電網公司或者電力市場化交易就可以達到預期收益。到了那個時候,才是告別了寒冬之后,真正意義上光伏行業的春天!
祈愿所有光伏人現在正在經受的苦難,都如同一場夢,到最后只是虛驚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