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光伏朋友們對三部委《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一文反響這么大,老紅的回答是:這就是一件爆發時間或早或晚、爆發力度或重或更重的事情呀。

如果您對此文件反響強烈,那只說明您對這場光伏產業整合的殘酷性預估不足。早在此文件出臺之前,晴天科技的丁一波就說過:會比2012年還難。明年怕是比我們想象的更慘。

2012年的光伏產業是什么樣?是當年全球全行業虧損,是到了2013年第三季度晶科才率先開始盈利,是以無錫尚德、賽維LDK、天威保變為代表的數家中國光伏企業、以美國政府曾給5億美金支持的Solyndra為代表的一批美國光伏企業、以全球最大組件制造商Q-cells為代表的一批德國光伏企業的破產出局,是重寫全球光伏產業格局。

??????? 2018年開始的光伏產業整合的性質是什么?是完成一場2008年就該完成、2012年沒有完成的一場光伏產業整合。是進行一場調整供求失衡、解決補貼不足、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完成光伏產業從政策驅動到市場驅動多種元素共振的新能源革命。“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既然是革命,時間一定是不短的,表現一定是慘烈的,過程一定是不以人的美好愿望為轉移的。

2018年開始的光伏產業整合會是什么樣?2011年是全球60GW的組件產能面對27.5GW光伏電站的建設需求,2018年是全球140GW(2018年底中國組件產能118GW,2017年中國組件供應量占全球71%)的組件產能面對大約100GW的光伏電站建設需求。雖然供求失衡比例數小于2011年,但是供求失衡的絕對數大于2011年。因為是要完成2012年沒有完成的中國光伏產業的整合,所以2018年開始的產業整合只有比2012年更殘酷,才有可能實現一大批企業破產出局、數家巨無霸企業橫空出世的合理光伏產業生態。

比2012年光伏產業整合更殘酷的是,2012年的產業整合再殘酷,只與多家大型光伏加工企業老板有關,與您無關。2018年開始的產業整合,不僅與多家大型光伏加工企業老板有關,更與您有關。經過了2012年整合的大型光伏加工企業,在2018年的產業整合中企業格局理應相對穩定。而2012年以后才野蠻生長起來的光伏電站開發企業,是被政策市場催生和催肥,無論是企業數量還是企業質量都不具備繼續生存的可能。經過2018年開始的產業整合,一定是數以萬計的開發企業最終裁撤為數以百計。而最慘烈的裁撤行為,將發生在那些靠借錢建成光伏電站,結果卻是或并不了網、或補貼不到位、或本來就沒有納入補貼指標項目中而帶來巨額債務崩塌的企業。

??????? 當前更可怕的是,您已經知道了這場產業整合的殘酷,卻寄希望于國家政策不要那么殘酷,寄希望于這場產業整合再晚來一年,寄希望于破產只是“別人家的故事”。

就像您過去選擇了創業,就選擇了殘酷競爭一樣,今天面對產業整合,就必須面對殘酷的優勝劣汰。不要奢望奇跡,不要把希望建立在美好愿望的基礎之上,就像不少朋友詢問如何看待個別專家、企業家為產業的泣血吶喊,老紅的回答是:“感情歸感情,市場歸市場”。

如果在輿論的壓力下,國家主管部門真的朝令夕改,老紅在《光伏產業的風向變了!》一文中已經喊出“如果2018年光伏電站建設規模繼續保持超高速發展、光伏電站市場中企業繼續普天同慶,那一定不是中國光伏產業的好消息”,其結果就是更多不適合進入這一市場的企業進入這一市場,帶來一場更加殘酷的產業整合。相信國家主管部門也一定不會朝令夕改,4月24日,還只是一場國家能源局發布從嚴管理的新聞發布會, 5月31日,則是級別僅次于國務院發文的三大部委聯合發文。更重要的是,如果政策能夠解決市場的所有問題,那還要市場何用?

中國改革的目標是什么?是市場化!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實質什么?是市場化!光伏朋友千萬不要成為那種,要求國家“必須深化改革”的呼聲比誰都高,但當改革到了您的頭上卻呼吁國家不要“斷奶”的哭聲比誰都響的“好龍葉公”。

??????? 總之,此時的您必須知道,這場產業整合比您想的還殘酷。此時的您必須決策,是選擇退出還是選擇堅守。也許您平時知道光伏是個“類金融”行業,但是您很可能不知道金融人面對這樣的市場,要知道“斷手”甚至“斷臂”,還要知道“現金為王”。

“投資是對投資市場認知的變現”,“對未來的認知是造成人與人差距的根本原因”。正在開始的殘酷光伏產業整合,不因政策如何變化而存在,只因政策何時出臺而爆發。此時的光伏朋友們,不應當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怎么說,更不應把命運交給政策怎么說,與其討論政策會否變化,不如討論自己如何主動應對。因為2013-2017年“光伏產業不相信眼淚”,2018年更不相信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