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光伏新政后,國家能源局表示,此次調控并不是所謂的“一刀切”。隨著各個地方政策陸續啟動,盡管一些企業表示光伏“531”政策不影響其已建成光伏項目,但眾多企業開始為光伏項目建設憂心忡忡。
截止目前,我國各省的重點光伏項目進展如何?將有哪些項目會受到新政影響?對此,光伏頭條對2017年以來各省下發的重點光伏項目的規模、投資額、項目進展狀態進行了系統梳理,以供諸君參考。
光伏頭條梳理發現:
1)總投資額:山東省、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肅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北省、北京市、重慶市、江蘇省、陜西省、貴州省、安徽省、廣西省、內蒙、寧夏18個省市17年以來下發的重點光伏項目總投資額達1799.35億元。
2)在建重點項目:30個,總投資額946..68億元。
3)完工的重點項目:44個,總投資額715.47億元。
4)2018新建重點項目:14個,總投資金額為137.2億元。
20省重點光伏項目進展情況一覽
(2017-2018年)



山東省
新泰市采煤沉陷區光伏發電示范基地
新泰采煤沉陷區光伏領跑技術基地項目,一期投資42億元,建設規模450MW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對新泰市采煤沉陷區實施土地綜合整治,將傳統農業種植與光伏發電相結合,打包引進高倍聚光、農光互補等前沿新技術,組團招引新能源領軍企業投資建設蔬菜大棚,一期投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稅收1.2億元,解決就業5385人。
新泰市采煤沉陷區光伏發電示范基地規劃建設200萬千瓦農光互補光伏電站,總投資200億元,建設期為2016~2020年,建設光伏電站30個,日光溫室3萬個、拱棚2萬個、連棟溫室100座。示范基地可安排就業6萬人,人均增收1.5萬元。2016年6月,一期50萬千瓦項目被列入全國第二批采煤沉陷區光伏領跑技術基地,是全省首批光伏領跑技術基地。項目的實施,使新泰采煤沉陷區由“包袱”變“財富”。
武城縣耀盛農業科技大棚光伏電站扶貧項目
德州市武城縣耀盛農業科技大棚光伏電站扶貧項目,總投資15億元,建設農業大棚1000個,發電規模100兆瓦。項目于2016年11月開工建設,2017年6月30日,目前順利通過省電網公司驗收,成功并網發電。該項目是政府與企業共同出資建設的扶貧類項目,被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列入全國第一批光伏發電扶貧項目,是本批次全國單體較大的光伏發電扶貧項目之一。
山西省
晉能光伏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晉中2000兆瓦異質結高效單晶電池和組件項目
集團晉中2000兆瓦異質結晶硅高效電池及組件項目,采用了國際上最前沿的n型單晶硅異質結光伏發電電池技術,生產工藝領先,產品競爭力強,光電轉換效率高,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短、經濟效益好。該項目位于晉中市,占地709畝,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總投資59億元,分三期滾動建設,第一期100MW,投資10億元,投產后達產產能銷售收入可達8億元,整個項目投產后達產產能年銷售收入可達100億元,增加就業崗位4500人。
陽泉采煤沉陷光伏技術領跑基地
陽泉市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發電示范基地涵蓋陽泉市域范圍,面積4569.91平方公里,包括城區、礦區、開發區、郊區及平定、盂縣兩縣。規劃總裝機容量2200MWp,2017年實施完成1000MWp光伏項目,主要利用采煤沉陷穩定區的荒地、采礦回填的廢棄地、性質較穩定的堆積煤矸石山以及其他用地等建設地面光伏電站。根據光伏基地規劃總體布局,基地共劃分13個單體項目,其中:光伏發電示范項目12個,平臺項目1個。建設期截至2017年中,開發經營期為二十五(25)年(不含建設期)。本項目將為陽泉市創造良好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陽泉采煤沉陷區光伏領跑技術基地項目,規劃總裝機容量220萬千瓦,分兩期實施。第一期裝機量為100萬千瓦,總投資100億元,2016年計劃投資20億元,完成土建、部分設備訂購。
芮城縣農光互補光伏領跑技術基地
該項目總投資88億元,總裝機容量102萬千瓦,占地2734公頃,建成后年均發電量11億千瓦時,年發電銷售收入8.8億元,這是芮城縣認真貫徹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和市委、市政府推動“三個一百”,實施“三動三新”取得又一重大碩果。
芮城光伏領跑技術基地的定位在光伏先進技術聚集地、光伏領跑技術實踐地、光伏電價引領示范地、農光林光互補示范地。項目涉及全縣8個鄉鎮, 2016年一期規劃建設裝機規模50萬千瓦,2017年二期規劃建設裝機規模52萬千瓦。在此基礎上積極爭取三期項目,擬再增裝機規模50萬千瓦。同時,采取農光、林光互補模式,大力推廣種植油牡丹、連翹等中藥材,實現光伏發電、農業種植及休閑觀光旅游的有機結合,把光伏基地打造成芮城縣休閑觀光旅游又一亮麗景點。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為農民帶來800萬元收入,提供400多個就業崗位,每年可增加地區生產總值5億元,增加財政收入1.5億元,將進一步促進該縣縣域能源結構改善,增加清潔能源輸送和消納比例,實現荒山荒坡荒草地綜合治理,助推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
晉能光伏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年產72萬千瓦單晶PERC太陽能電池及組件項目
該項目共分兩期建設,總投資12.6億:一期360MW,首片電池已成功下線;二期360MW,計劃于2018年9月初投產,其電池效率預計可達22.15%。
大同經濟開發區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配套左云縣12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
大同經濟開發區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是在大同市政府提議下,由智慧能源集團旗下北京智慧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牽頭申報,并獲國家能源局批復的首批國家級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包括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熱電聯產等,由智慧能源集團負責工程的整體規劃、設計、實施和運營。該項目實施,將推動大同從傳統“煤都”向清潔能源示范城市迅速轉型,為中西部地區傳統能源基地轉型升級發展提供樣板。北京智慧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與左云縣政府于2017年4月10日簽訂協議,約定由工程公司積極發揮在技術、管理、人力和資金上的優勢,在左云縣建設50兆瓦風力發電和12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作為大同經濟開發區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的配套項目。
山西金能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項目
山西金能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項目是山西省2018年重點工程,也是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與北京漢能共同投資建設的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占地147畝,一期投資22億元,由集團第一工程公司承建。項目引進德國Solibro設備,采用共蒸發工藝技術,年產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300MW。銅銦鎵硒薄膜太陽電池具有污染小、不衰退、弱光性能好等顯著特點,光電轉換效率居各種薄膜太陽電池之首,被稱為下一代非常有前途的新型薄膜太陽電池,是近幾年研究開發的熱點,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山西金能移動能源有限公司太原市移動能源產業園項目
該項目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瀟河現代產業區瀟河以北區,辛村南側,由山西金能移動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本項目規劃用地面積約33萬平方米,即500畝,規劃建筑面積18.5萬平方米。 該項目建設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600MWp/年和柔性砷化鎵薄膜電池20MWp/年。 項目總投資634990萬元。
山西潞安太陽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年產2GW高效單晶太陽能電池智能生產項目
入駐高新區漳澤新型工業園區的潞安太陽能公司廠區的2GW高效單晶太陽能電池智能生產項目是省、市重點轉型項目,屬于高端裝備和智能制造戰略新興產業,由潞安太陽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13.8億元,以高效單晶電池智能制造路線為主,采用高效PERC電池技術和雙面發電技術建設10條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高效單晶太陽能電池智能化生產線,產品平均光電轉化效率高達22.5%以上,單塊組件將提升15-20W,單片電池效益可提高1.08元。項目達產后,年銷售收入為30億元、年利潤3.6億元,可創造就業崗位2000余個。
河北省
秦皇島開發區泰盛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銅銦鎵硒薄膜電池組件生產線
該項目由中國建材工程總承包建設,將采用凱盛科技所屬德國Avancis公司銅銦鎵硒太陽能電池的最新研發成果,一期項目投資26億元,實現產能300兆瓦。項目的建設有助于全面打通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產業鏈,有助于實現秦皇島市在“三新”產業上的戰略轉型升級。
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建設1.5GW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2015年底前完成一期項目報批,明年3月開工建設,2017年上半年實現投產運營銷售,2018年底完成二期項目建設。
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太陽能組件生產項目(宣化)
該項目由由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投資6億元,在宣化縣京張奧現代物流產業園區建設年產光伏太陽能電池組件1000兆瓦的生產基地。項目建成投產后,年均實現營業收入40億元,解決就業1000余人。
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高效太陽能電池(寧晉)
晶澳公司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總投資10.5億元,占地面積90余畝,規劃產能1GW。項目新上高效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采用世界最先進的生產工藝,引進歐美和國內高端設備。根據項目計劃,一期工程將于2016年底投產,全部工程將于2017年底達到滿產。滿產后預計年可實現營業收入25億元,利稅2.5億元,新增就業崗位1500個。
河北威縣光伏建筑一體化節能產業基地
該項目由嘉寓新新投資集團河北有限公司建設,投資總額74100萬元,建設周期為2015年-2017年,項目占地274292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52816平方米。項目建設有節能門窗幕墻生產車間、標準生產車間、周轉倉庫、實驗樓、綜合樓、餐廳及其他配套設施等。正常年年產節能門窗75萬平方米,高檔節能幕墻25萬平方米。正常年年發電量為1350萬kwh。
河南省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二期建設項目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二期項目總投資30億元,2017年預計完成投資10億元,新建廠房20萬平方米,新上光伏構件及熱鍍鋅生產線,形成年產6000兆瓦光伏構件和年加工60萬噸熱鍍鋅件的能力,年產值達50億元,建成省內最大的光伏構件和熱鍍鋅基地。
河南能信熱電有限公司10GW單晶硅棒和單晶硅切片項目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在能信熱電公司廠區東部總投資210億元,建設年產2萬噸多晶硅、3000MW單晶硅及切片產業規模的多晶硅項目已經啟動,該項目的建成投產后將對能信熱電公司的機組擴建和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襄城縣硅材料產業園(二期)
2014年9月,河南硅烷科技發展股份公司一期工程600噸高純度硅烷氣生產線成功投產。經過短期設備調試,當年10月26日,產品硅烷氣純度達到了全球業界一流水平。為擴大企業生產,推動行業發展,2016年,該公司又開工建設硅烷二期建設年2000噸高純硅烷氣及配套電子級多晶硅項目,項目投資總額10億元。將持續打造國家級電子信息新材料技術研發基地,不斷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有先進技術,并謀劃繼續投資建設三期工程,主要包括:年產1.5萬噸高純硅烷氣、1萬噸電子級多晶硅項目和年產9500萬片單晶硅項目,最終建成國內最大、國際一流的硅產業集群。
甘肅省
敦煌大成聚光熱電有限公司熔鹽線性菲涅爾式5萬千瓦光熱發電示范項目
蘭州大成50MW菲涅爾光熱示范項目位于甘肅敦煌,當地DNI值為2000kWh/m2/yr左右,采用熔鹽線性菲涅爾式技術路線,將配置13小時熔融鹽儲熱系統,在首批示范項目申報過程中申報裝機為110MW,后獲批示范項目裝機為50MW。
敦煌首航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項目
該項目計劃于2018年12月31日前建成并投產發電,截至2018年5月,項目進展如下,吸熱塔方面:正在安裝塔頂吸熱器鋼結構;鏡場方面:定日鏡立柱已安裝50%以上;定日鏡已經安裝25%以上;主廠房已全封閉,進行內部設備安裝;空冷島散熱器開始安裝;儲鹽罐正在焊接罐壁;廠前區已投入使用。
甘肅光熱發電有限公司阿克塞四十里戈壁5萬千瓦高溫熔鹽槽式光熱發電示范項目
阿克塞四十里戈壁50兆瓦槽式高溫熔鹽光熱并網發電項目由甘肅省發改委核準、甘肅光熱發電有限公司負責實施、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山西電力技術有限公司承建,計劃總投資19.83億元。分三期完成,到2030年裝機規模將達到千萬千瓦級。項目采用高溫熔鹽槽式光熱發電技術,建設總裝機容量為5萬千瓦的電站1座,包括測試平臺、集熱系統、儲熱換熱系統(15小時熔鹽儲熱)、常規發電系統、供熱系統、輔助系統,同時配套建設相關附屬設施,系統轉換效率不低于21%。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可達2.6億千瓦時,對于提高電網穩定性,增強末端電網電力供給具有重要的意義。
浙江省
浙能樂清發電有限責任分公司25兆瓦光伏發電項目
浙江浙能樂清發電有限責任公25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工程地址位于浙江溫州樂清市樂成鎮,興建一座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25兆瓦,占地面積339,660平方米。工程造價為13000萬元,開工日期為2017年04月,竣工日期為2018年11月。
嘉興發電廠30兆瓦光伏項目
嘉興發電廠光伏項目建設容量為30MWp,總投資2.1億元。根據項目建設規劃,利用廠區灰庫、四期場地、綠化帶等閑置空地鋪設光伏板,整個項目占地面積約為627畝,鋪設280W/285W單晶硅電池組件約10.5萬塊。該工程于2017年2月9日正式開工建設,累計安裝支架2236組、打樁6768根。據統計,嘉興發電廠廠區30MWp光伏項目順利并網發電后,在未來25年總發電量將達到70346萬千瓦時,年平均發電量約2813萬千瓦時,年利用小時數為937.80小時;預計可減少約22900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對當地踐行綠色環保理念,發展和推廣清潔能源、創建宜居環境都有重要意義。
占地面積約39萬平方米,項目總建設規模約為30兆瓦,在25年運營周期中可實現總發電量 70346.41 萬度電,年均利用小時數937.80小時。
浙能長興地面光伏發電項目
占地面積2.84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3247萬元,計劃建設總容量為4.18兆瓦。其中1號、2號子站采用“全額上網”模式,3號、4號子站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模式。
慈溪市風凌新能源10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
這個項目總投資18億元,覆蓋水域面積4492畝,總裝機容量達200兆瓦,預計年均發電量約2.2億千瓦時(度),相當于節約標煤7.04萬噸。
樂清正泰150兆瓦農光互補光伏項目
正泰150兆瓦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總用地4500畝,總投資21.17億元,預計年均發電量1.45億千瓦時,年均農業收入4000萬元。
溫州弘泰泰順三魁35兆瓦農林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
項目選址于泰順縣三魁鎮水東垟村周邊山地,項目規劃裝機容量35MW,共三個光伏廠區。
湖州市吳興區棣溪60MW地面光伏發電項目光伏項目
該光伏項目占地面積1400畝,分二期進行。項目全部建成后,總發電量為6114萬度。其中,一期項目將于今年6月底完成并投入使用。
浙能樂清發電有限責任公司25兆瓦光伏發電項目
項目建設25兆瓦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占地面積約340000平方米的電力發展,建成后25年內年均發電量2321萬千瓦時。
安吉縣草蕩水庫5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
國電投草蕩安吉水庫光伏電站建成后裝機容量50兆瓦,經計算25年總發電量約為128077萬千瓦,25 年年平均發電約5123萬千瓦。同燃煤火電站相比,按標煤煤耗為320克/千瓦計,每年可為國家節約標準煤18443噸.相應每年可減少多種有害氣體和廢氣排放,其中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約為1536.9噸、二氧化氮排放量約為768.5噸。
中節能復旦長興70兆瓦光伏智慧農業綜合示范項目
該項目是省級重點項目,總裝機容量為70兆瓦,其中50兆瓦為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20兆瓦為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預計年發電量為7609萬千瓦時,所發電量由當地供電公司全額收購,并入當地電網。每年可減少2.13萬噸的標煤使用量,減少6.4萬噸二氧化碳排放。該農業光伏項目占地面積2000多畝,總投資7.14億元,將光伏與智慧漁業、農業高效有機結合,建成集光伏發電、農業種植、漁業養殖、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生態旅游農業光伏示范基地。
衢州市正泰新能源柯城160兆瓦光伏生態公園項目
正泰新能源衢州160兆瓦光伏生態公園項目坐落于我區九華鄉、萬田鄉,總投資約16億元,將致力于打造全國最大的新能源宣傳基地和光伏生態示范基地。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為衢州提供1.76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萬噸、標準煤5.73萬噸。
浙江阿波西禾光伏科技有限公司30兆瓦地面光伏發電項目
30MW地面光伏發電項目工程建設總承包EPC合同金額為2.19億元,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平均上網電量3122.99萬kWh。
龍游縣金屋頂光伏富民工程
龍游縣金屋頂光伏富民工程建設家庭屋頂光伏3.6萬戶,裝機10.8萬千瓦以上,其他建筑屋頂(含機關、企業、工商業、學校、醫院等)60萬平方米以上,裝機6萬千瓦以上。項目總投資約15.1億元。建設期限為2016年至2020年。
衢州市柯城區金屋頂光伏富民工程
“十三五”期間,衢州全市完成全市農村屋頂光伏建設16萬戶以上,裝機48萬千瓦(每戶按3千瓦測算),投資約39億元,其他建筑屋頂(含機關、企業、工商業、學校、醫院等),建設光伏260萬平方米,裝機26萬千瓦左右,投資21億元。“‘金屋頂’工程適用于衢州市農村獨立住宅、新建民用建筑、新農村集中住房、貧困農戶、別墅排樓等民居屋頂,以及機關、企業、工商業、學校、醫院等建筑屋頂。
衢州銘輝能源科技公司衢州市衢江區4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
新建一座電廠,擬建設一座地面農業光伏電站,總規劃裝機容量為40MW,分兩期建設。總投資為5億元。
江山市金屋頂光伏富民工程
項目由中機國能、中民新能、正泰新能源投建,項目總投資31.5億元。根據協議,三家企業將于“十三五”期間,分別在江投資建設不少于1.5萬戶居民屋頂和20萬平方米工業廠房、機關企事業單位屋頂光伏發電項目,裝機規模70MWP;投資建設30MWP農(林、漁)光伏互補地面光伏電站1個。
自2016年全面啟動,至2020年基本完成,整體分三大階段:1.示范推進階段(2016年5月至12月);2.重點建設階段(2017年-2018年);掃尾攻堅階段(2019年—2020年)。
六橫電廠光伏電站項目
該項目占地面積約44萬平方米,利用廠內二期預留土地、灰庫及周邊空地、粉煤灰綜合利用場地及面積較大的海水淡化車間、檢修間等屋面安裝光伏組件,通過10千伏系統接入廠用備變后再接入220千伏電網系統發電。項目預計投資10億元,先期投資2.5億元,建設3.3萬千瓦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站。
項目正式投產后,每年可生產3123.70萬千瓦時的清潔能源,晴天白天可供應六橫島約30%的用電量。每年可節約標煤約9527.29噸,減排二氧化碳25426.92噸、二氧化硫193.67噸、二氧化氮65.60噸,并大幅降低水資源排放量,具有良好的生態經濟效益。
天臺縣25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
該項目主體位于白鶴鎮義宅片孟岸水庫,由天臺中電建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達1.9 億元 ,占地面積約569畝,專設89304塊280Wp單晶雙玻光伏組件,峰值發電能力為25兆瓦。
玉環縣晶能電力經濟開發區120兆瓦農光互補地面光伏發電項目
該項目位于鄱陽縣樂豐鎮灌湖水庫,占地面積約3000畝,共安裝光伏組件480000塊,太陽能板下面養殖各種魚類,采用水上發電,水下養殖的模式,并具有發展休閑旅游業的潛力。項目實際裝機總容量為120MW,建成后平均每年發電量為13770.72萬kwh,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單體獨立式漁光互補發電站。
東旭龍泉30兆瓦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
該項目是省級重點項目,也是龍泉市第一個超億元的大型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約2.4億元,用地約1500畝,建設規模為30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太陽能光伏板分布于9個地塊,分別位于道太鄉上橫村、大阪村、際頭村海拔900米的山地內。項目將實行優質特色生態農業與光伏發電綜合開發利用,在太陽能電池板下種植喜陰植物,依托“農光互補”,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實現“上發電、下種植”有機結合。同時,光伏區用于安裝太陽能電池板,通過吸收太陽光,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通過控制區的升壓站輸出到安仁變電所,實現資源共享。項目是建成后,年均發電量將達2.86萬兆瓦。
福建省
政和東平農業大棚光伏電站建設項目
這項由福建日同輝太陽能應用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新能源光伏大棚項目,將在東平鎮實施。項目集光伏發電、大棚種植、休閑觀光于一體,總投資8億元,占地1500畝,規劃建設食用菌大棚5002個,食用菌深加工廠,菌種及培養料生產車間,生物有機肥制造廠,配套太陽能發電設施,工程裝機容量為50兆瓦。
項目建成后,年產值約9億元,上交稅收3500多萬元,可帶動1200余人就業,將成為我省單體生產食用菌能力最大的、集現代化農業規模化種植和太陽能發電于一體的高效產業園區,形成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江西省
愛康光電科技光伏發電產品組件生產項目
愛康光電科技光伏發電產品組件生產項目是2018年江西省大中型建設項目,一期年產300MW太陽能組件,二期年產600MW太陽能組件,總投資為8億元。
京九電源18MWp屋頂光伏發電項目
該項目是中機國能浙江工程有限公司和江西省水利水電集團合作開發的江西省的首個新能源項目。該項目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云山經濟開發區內,利用江西京九電源有限公司屋頂建設“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裝機規模18MWp,投資約1.2億元。
中能電氣公司光伏并網逆變器生產項目
中能電氣公司光伏并網逆變器生產項目是江西省新余市“四新”經濟項目,項目法人為江西中能電氣科技公司,建設規模為年產10萬臺光伏微逆變器,建設周期為2017年2月-2018年12月,投資額為6億元。
福璟新能源科技公司金剛線切割硅片生產項目
本項目由江西福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地址位于江西省貴溪市經濟開發區,占地面積117988.2平方米,總投資55000萬元,項目建成后年產1.8億片8英寸太陽能級多晶硅片。
晶科能源公司雙倍增項目
晶科雙倍增項目總投資達150億元,用地2000畝,達產達標后年銷售收入不低于460億元,年實繳稅收超11億元,計劃2020年10月全面建成,是目前上饒市工業投資最大的單體項目。
泰明光伏公司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項目
項目利用現有工程中已建成的1棟車間進行生產,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公輔工程依托現有工程已建成內容。建設1條年產150MW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線(原環評中批復產能為300MW,定性為新建),項目實際總投資15000萬元,環保投資為25萬元,占總投資0.17%。
項目將自產的太陽能電池片焊接成體,再將外購的EVA和背板依次鋪設在鋼化玻璃板上,將以上兩個部件進行層壓、裝框后與外購的接線盒進行組裝,最后經功率測試合格后即可包裝入庫。
天豐新能源公司單晶硅生產項目
該項目年產1500噸硅棒,投資總額1.2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 8000萬元。
湖北省
湖北運鴻光能發電技術有限公司太陽發電項目
該項目貫徹國務院和湖北省有關“促進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的政策,借鑒國內外、省內外光伏產業經營運作模式,在武穴市田鎮新建160兆瓦光伏電站工程。項目包括基礎工程建設、冷凝壓縮空氣發電機組建設、太陽能光伏板工程安裝三大內容,總投資逾13億元。
齊星集團隨縣龍崗50MW農光互補光伏電站新建項目
該工程是湖北工程公司設計院繼隨州淅河1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齊星一期)和齊星集團隨縣萬和100兆瓦農光互補電站項目(齊星三期)后與齊星集團合作的第三個項目。本期工程升壓站在一期的基礎上進行擴容,建成后升壓站達到終期規模容量200兆瓦。本期35千伏系統采用單母線接線,計劃建設4條集電線路,光伏系統建設容量為50兆瓦。
本工程屬齊星集團隨縣萬和100兆瓦農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的二期工程,兩期工程總占地面積4853畝,總投資9.43億余元,是目前湖北省隨州地區裝機容量最大的光伏電站。
北京市
大唐青灰嶺風光發電示范項目49.7MW工程
該項目由中國大唐集團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規劃上網裝機容量49.7 MW,實際上網裝機容量49.5 MW,工程安裝19臺風力發電機組(12臺3000KW,7臺2000KW)。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風機及箱變工程、110kv升壓站,電纜鋪設、場內道路等。項目總投資44196.23萬元,環保投資160.6萬元。項目建成運行后,預計年上網電量為1.107 億kW?h。
重慶市
重慶神華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
作為推進重慶、兩江新區清潔能源的重要項目,該項目總投資25.5億元人民幣,建設兩條CIGS薄膜太陽能生產線,預計產能306MWP,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0億元。
2GW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致力于生產、推廣光伏新能源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發電組件,為市場提供低成本光伏發電所需的廉價高效長壽命的光伏電池組件。項目實際生產能力為年產2GW,一期投資12億元,其中生產設備投資9億元,全部投產后可形成開票銷售100億元,稅收9億元。
江蘇省
寶應清華四方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
江蘇寶應縣實施360MWp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發電組件生產基地“交鑰匙”工程建設項目,擬向賣方北京四方創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采購360MWp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發電組件生產全套在線生產作業設備。
南通格潤光伏智能生產線
南通格潤光伏年產3600MW太陽能組件生產項目在園區海悅路以南、五臺山路以北、莫愁湖路以東地塊,總投資 88901.7萬元,環保投資558萬元,預期投產日期為2020 年。
陜西省
延安能源光伏扶貧有限公司67.93兆瓦光伏發電項目
本工程共分為3個施工標段,一標段:延能化延長縣楊家灣村40兆瓦光伏扶貧項目(EPC總承包);二標段:延安中新嘉特新能源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洛川縣20MW光伏扶貧電站/0.28MW村級電站(EPC總承包);三標段:延能化安塞7.65兆瓦光伏扶貧村級電站項目(EPC總承包)。建設地點為延長縣、洛川縣、安塞區。項目總投資約57274.06萬元。
岐山縣農光互補農業建設項目
該項目由岐山縣農業局與陜西京寶源生態農業光伏發電有限公司簽訂,該項目在岐山縣京當鎮建設高效設施農業大棚基地1800畝,項目分3期建設,總投資6億元,為農光互補形式,采用光伏組件與農業大棚一體化集成,計劃3期建設光伏農業大棚970座。同時,在設施農業基礎上建設60WMP光伏發電設施。
樂葉光伏組件及單晶光伏電池生產線
樂葉光伏年產500MW高效單晶光伏電池和3GW組件生產基地項目占地293畝,建設內容包括全球總部、技術研發與中試基地、年產500MW高效單晶光伏電池和3GW光伏組件生產基地、光伏電站系統集成與應用示范基地等,建設周期3年;全部建成達產達效后,將成為西部地區最大的高效單晶硅光伏電池與組件生產基地。
渭南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
渭南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建設規模為50萬千萬,總投資為320000萬元,建設周期為2018-2019年。共分為五個單體項目,為別為合陽縣王村鎮張家河場址、合陽縣王村鎮聯合村場址、合陽縣王村鎮管家河場址、澄城縣莊頭鎮曹莊村場址、澄城縣莊頭鎮雷家洼村場址。
銅川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
銅川光伏發電技術領跑基地以“推進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加速技術成果向市場應用轉化、擴大新能源產業規模、建設關中地區新能源基地”為目標,積極探索光伏小鎮建設模式,將銅川光伏發電技術領跑基地建設成為“光伏發電先進技術+生態旅游實證基地、光伏發電+高效設施農業實證基地、世界一流的技術領跑研發示范基地”。2018年4月30日前完成競爭優選,2019年3月31日前全面開工建設,2019年6月30日前50萬千瓦裝機容量建成并網。
全省光伏扶貧村級電站建設
全省光伏扶貧村級電站建設共建1200MW光伏電站,建設周期為2017-2019年,總投資約為72000萬元。
漢能移動能源產業園
20MW柔性砷化鎵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線,600MW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組件生產線,2018-2019年,總投資為680000億元。
貴州省
六枝特區國家現代生態農業及光伏發電項目
該項目位于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大用鎮。項目項目占地約2000畝,改良種植中藥材、特色蔬菜、瓜果等,建設高效農業示范基地綜合鋼架結構大棚現代農業示范園、育苗基地、信息產業綜合培訓大樓、果蔬深加工區、建設光伏發電板100萬平方米及產業路修建等。項目總投資210000萬元。
冊亨縣板萬一期90兆瓦光伏電站
此次板萬9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由協鑫電力集團投資7.2億元進行建造,位于冊亨縣丫他鎮板萬村及板其村。水電十局承建1號至54號光伏子系統110千伏升壓站及35千伏集電線路工程范圍內所有建筑安裝工程及調試。該項目是冊亨首個光伏發電建設項目,采用協鑫新能源自主生產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多晶硅組件,通過林光互補、農光互補等模式,在不破壞原有水系和植被下,按照花園式工廠進行建設,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項目建成后,根據項目可研預測,25年綜合計算年均發電量為10207萬度,每年可節約標煤約3.3萬噸,實現減少1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將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同步和諧發展。
安龍縣總科光伏發電項目
安龍縣茂安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安龍縣總科一期30MWp光伏電站項目位于安龍縣普坪鎮總科村,項目裝機容量30MWp,采用固定式安裝方式,方陣傾角為18度,固定陣列布置方式,本項目太陽能電池選用126720塊260Wp多晶硅光伏組件,組串個數為5760,實際安裝容量32.947MWp。建設30 個逆變升壓單元,逆變器及箱變采用集裝箱式,基礎采用鋼筋混凝土基礎。建設35kV配電室一座,占地約94.72 m2,建設主控樓一座,占地約642 m2,建設無功補償設備及電纜溝等,占地約4425.28m2。輔助工程有主控樓、公用工程、事故油池和其它環保工程等。
本項目總投資28235萬元,其中環保投資270.8萬元,占工程總投資的0.96%。本次項目核準不涉及變電站電磁部分及輸電電網的相關內容。
赫章縣雙坪鄉刺竹村光伏發電項目
赫章刺竹25MWp光伏發電項目位于貴州省赫章縣雙坪鄉,規劃容量25MWp。項目規劃占地720畝。
鎮寧縣良田光伏電站
鎮寧縣良田一期光伏電站項目備案,項目業主為鎮寧自治縣中伏天成能源有限公司。項目位于鎮寧縣良田鎮,裝機為15MW,總投資1.35億元,擬用地面積435畝,項目建成后年可提供1500萬千瓦時以上的清潔電力。
羅甸縣朗頂100MW光伏發電項目
羅甸縣朗頂屬國家重點扶持推廣的戰略性新型產業,本項目由羅甸協鑫光伏電力有限公司全額投資,總投資約6.5億元,總占地面積3000畝,分兩期建設,第一期40MWp農林互補光伏電站項目總裝機容量39.936MW。項目于2016年4月開始啟動前期工作,計劃于2018年年底全部建成并網發電。建成后預計日均發電量約30萬千瓦/時,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相當于每年節約標煤38556噸,減排二氧化硫約327.7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01017噸,一期項目于2017年6月30日并網發電。標志著該縣在新能源開發中邁出了嶄新一步,真正地把綠色能源帶進生活。
大秦安龍縣光伏農業科技大棚興隆二期光伏電站
該項目位于黔西南州安龍縣光伏農業高科技綜合示范園區,示范園區總規劃面積5000畝,光伏裝機容量150兆瓦,分為三期建設。其中一期30兆瓦已于2016年6月27日并網發電運行。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貴州省最大的綜合性光伏農業生態產業園,并成為安龍縣一處重要的生態旅游度假景點,將帶動周邊旅游業以及飲食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園區全部投產后,能惠及周邊陽方、青龍等行政村數百戶農戶,實現農民在家門口就業,為安龍縣的現代農業發展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大秦安龍縣光伏農業科技大棚興隆二期光伏電站
大秦安龍縣光伏農業科技大棚興隆二期項目業主為貴州大秦光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項目位于安龍縣招堤街道辦,裝機為50MW,總投資約3億元,擬用地面積1625畝,項目建成后年可提供7000萬千瓦時以上的清潔電力。
威寧縣麻乍鎮小官山8.5萬KW光伏發電項目
項目總占地面積2389畝,分南北兩個片區,其中北區占地面積1473畝,南區占地面積905畝,總裝機容量為85MWp,現已實現全容量并網。該電站運行期為25年,多年平均上網發電量8948.92萬kWh/年,按照火電煤耗(標準煤)每度電耗煤330克,建設投運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3.24萬噸,每年可減少煙塵排放量約0.39萬噸,NOx排放量約0.029萬噸、SO2排放量約0.12噸、CO2排放量約9.17萬噸。
威寧縣海拉中梁子一期農業光伏電站
威寧縣海拉中梁子一期農業光伏電站項目業主為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威寧能源發展有限公司。項目位于威寧縣海拉鎮,裝機為50MW,總投資4.3億元,擬用地面積1459畝,項目建成后年可提供6500萬千瓦時以上的清潔電力。
威寧縣象鼻嶺一期水光互補農業光伏電站
威寧縣象鼻嶺一期水光互補農業光伏電站項目業主為貴州中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象鼻嶺水電站。項目位于威寧縣玉龍鎮,裝機為48MW,總投資4.2億元,擬用地面積1369畝,項目建成后年可提供6500萬千瓦時以上的清潔電力。
貞豐縣分布式村級光伏扶貧發電項目
項目總投資:約17304.56萬元。總裝機容量24718.55kw:貞豐縣北盤江鎮金井村1004.8kw、貞豐縣北盤江鎮貓貓寨村 380kw、貞豐縣北盤江鎮新屯村5900.8kw、貞豐縣龍場鎮對門山村 3608kw、貞豐縣龍場鎮上水橋村 2407.75kw、貞豐縣小屯鎮仁朝村 5900.4kw、貞豐縣者相鎮這艾村 5516.8kw。
六枝特區小黃桶50MW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
六枝特區小黃桶一期農業光伏電站業主為六枝協鑫光伏電力有限公司。項目位于六枝特區木崗鎮,裝機30MWp,總投資1.95億元,擬用地面積1200畝。項目建設采取農光互補模式,擬采用支架低端高度達到1.8米。
冊亨縣丫他30MW光伏扶貧電站
冊亨縣丫他光伏扶貧電站項目業主為冊亨精準光伏電力有限公司。項目位于冊亨縣丫他鎮,裝機30MWp,總投資1.95億元,擬用地面積1200畝,項目擬采用支架低端高度達到1.5 米以上。該項目為貴州省首個地面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每年扶貧收益300萬元用于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并持續20年。
大秦安龍縣光伏農業科技大棚興隆四期光伏電站
大秦安龍縣光伏農業科技大棚興隆四期光伏電站項目業主為貴州大秦光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項目位于安龍縣招提街道辦,裝機30MWp,總投資2.5億元,擬用地面積1500畝。
安徽省
濉溪縣劉橋鎮采煤沉陷區光伏發電項目
林洋新能源濉溪縣劉橋鎮采煤沉陷區光伏發電項目在劉橋村開工,該項目占地1200余畝,裝機容量50MW,靜態投資約3.6億元人民幣。
該項目為2016年度安徽省兩淮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光伏示范基地建設項目,是劉橋鎮重點項目之一,主要利用劉橋鎮采煤沉陷水面資源及一般農用地資源,采用高效單晶硅光伏組件,按照國家“光伏領跑者”項目建設技術要求,建設5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壽命可達25年以上,所發電量全部上網。
項目建成后,年平均發電量約5176.5萬度,年收益約3200萬元,完成稅收約421萬元,可節約標準煤15788.33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26萬噸,減排二氧化硫約320.9噸,氮氧化合物約108噸。25年發電總量約12億度,共可節約標準煤約39.4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05.3萬噸、二氧化硫約0.8萬噸,氮氧化合物約0.27萬噸,具有較高的節能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安徽廣銀鋁業分布式光伏電站
安徽廣銀一期22.5MW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由長豐吉電新能源有限公司承建,總投資22000萬元,環保投資5萬元,預期投產日期為2017年2月。
窯河漁場200MW“漁光互補”項目
淮南窯河漁場占地約6800畝、項目總投資16億元、規劃建設容量200兆瓦,其中晶澳供貨達100兆瓦。目前該項目部分已建成并網發電,全部建成投產后,年平均發電量可達19200萬千瓦時,相當于34.7萬人一年的生活用電,每年可節約標準煤5.76萬噸。
廣西省
蒙山縣光伏扶貧項目
蒙山縣光伏扶貧項目544.3KWP試點成功并網發電,300戶貧困戶通過小額貼息貸款和政府產業幫扶資金參與項目委托經營,前三年可享受每年4000元分紅收益。
蒙山縣充分利用當地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優勢,開發光伏發電項目,實現扶貧開發和新能源利用、節能減排相結合。據了解,該縣光伏扶貧發電項目共投資2.05億元,項目建成后可帶動3000戶貧困戶參與經營,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目前,項目二期工程正在進行土地平整,預計本月可完工。
來賓市象州縣6萬千瓦光伏并網發電項目
象州縣15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項目分三期開發建設,一期工程主要建設容量60兆瓦的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150兆瓦的升壓站和1回110千伏輸送距離約為15千米的出線。
使用的226000塊光伏板是利用270瓦多晶硅材料制成,太陽光照射光伏板產生電流,電流匯聚后進入逆變器,由逆變器把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傳送到箱式變電站,再升壓到110千伏,最后接入南方電網220千伏蓬萊變電站,實現上網。
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研發及應用制造
梧州豐冠新能源有限公司的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研發及應用制造項目總投資1.5億元,主要建設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研發中心、應用生產廠房及試驗車間等,生產釹鐵硼精密永磁發電機、風力驅動總成、水力驅動總成、千萬像素級全景攝像頭等,并運用先進技術集成無線互聯網、4G/3G/衛星通信系統等開發城市智能化網格管理系統。
內蒙古
內蒙古自治區首個光伏發電應用領跑示范基地項目
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示范基地項目規劃容量為200萬千瓦,項目總投資150億元。一期規劃容量為50萬千瓦,投資37.5億元,年發電量8億度。主要通過“光伏+治沙+農林+旅游”模式,推進沙漠生態治理、可再生能源發電產業、沙漠農林產業、沙漠特色旅游等多產業整合發展,實現地區經濟轉型升級。
作為鄂爾多斯市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清潔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重大項目,該項目預計今年底建成,將使10萬畝沙化土地得到有效防治,輻射防風固沙、生態改善總面積近20萬畝,提高當地森林覆蓋率近0.6個百分點,同時可實現年稅收3億元,可帶動1500戶農牧民增收致富,安排2000多人就業。
寧夏
“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
為順利推進光伏扶貧工程,寧夏回族自治區發改委、扶貧辦近日召開聯席會議,下達《自治區發改委自治區扶貧辦關于下達“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計劃的通知》,正式啟動寧夏“十三五”首批光伏扶貧項目。
首批光伏扶貧項目涉及彭陽縣、西吉縣、原州區和海原縣4個縣(區),共306個村級電站,總裝機規模9.967萬千瓦,310個貧困村的2359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受益。
本次下達的光伏扶貧電站分布在14個省(區)的236個光伏扶貧重點縣的1455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電站建成后將充分發揮光伏產業優勢,增強貧困村經濟實力,惠及71075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銀川隆基硅年產5GW單晶硅棒和5GW單晶硅片項目
本項目總投資348186萬元,最終建成 768 臺單晶爐和 168 臺切片機單晶硅生產線。技改完成后,單晶硅棒和單晶硅切片產能均提高2GW,單晶硅棒產能由18610噸/年提升至26542噸/年,單晶硅片產能由63000萬片/年提升至107178萬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