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止河北,為了盡可能利用清潔能源,加快提高清潔供暖比重,推進“煤改電煤改氣工程”——山東也早在2009年就率先成立了省太陽能行業協會,制定了分體式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光伏農業大棚及園區建設技術規范等一批太陽能團體標準,還連續成功舉辦了十三屆的國內外知名的江北規模最大的太陽能展會,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優質的智囊服務和合作交流平臺。
光伏+電采暖是如何實現的?
各地如此被獲青睞“光伏+電采暖”模式,必有其獨到之處。
實際上,“光伏+取暖”系統實現光伏電站、空氣能熱泵、能源管理平臺三者的適配組合,使用光伏電站作為空氣能熱泵的電能補充,空氣能熱泵通過空氣能、電能進行供暖,光伏電站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補充空氣能熱泵所需的電力,能源管理平臺實現智能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真正實現清潔取暖與能源投資的雙重目標。

以阜平縣城南莊的“光伏+空氣源熱泵”示范項目為例,面積為123.5平方米的農戶家中,安裝了功率為5.4千瓦的屋頂光伏電站,以及功率5千瓦的空氣源熱泵及地暖系統。合計每個采暖季每平方米的采暖成本為23.2元。
河北光伏取暖還有0.2元補貼
在前不久,河北省住建廳發布了《關于征求河北省農村地區太陽能取暖試點實施方案意見的函》,其中指出:參照電代煤政策,無論采取哪種太陽能取暖方式,采暖期居民用電均可享受0.2元/千瓦時補貼,由省、市、縣各承擔1/3,每戶最高補貼電量1萬千瓦時。輔助熱源投資由政府和農戶出資,政府補貼參照電代煤補貼政策,按照投資的85%給予補貼,最高補貼7400元/戶,由省和市縣各承擔1/2,其余由農戶承擔。
作為供暖設備,其他供暖方式都需要花錢取暖,而“光伏+取暖”系統甚至可以在全生命周期內創造收益,這無疑是“531新政”頒布后一大利好消息。
清潔能源穩健推動給市場注入強心針
作為光伏大省,山東在531新政后明確提出要加大清潔能源供暖的進程和布局。
其中,濟南從2013年底就出臺了的百米建筑太陽能“強裝令”——要求2014年起百米以下高層都要同步設計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至今,這一全國“最高”標準已四年有余。
“高層建筑和太陽能一體化應用是今后行業發展的未來”,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張曉黎認為,“十三五規劃”中8億平方米的保有量指標讓我們看到太陽能行業巨大的成長空間。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與政府‘兩只手’形成合力,才能讓太陽能光熱在節能減排進程中會發揮更大的作用。不僅對提高我國太陽能熱水系統產品與太陽能熱水工程技術水平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也是給太陽能企業發展注入的一劑強心針。
“煤改電”催生市場,光伏+取暖設計創造收益
在商務模式上,“光伏+取暖”主要采用“銀行貸款+企業出資”、“政府補貼+農戶出資”等模式。參照“電代煤”政策,英利“光伏+取暖”系統項目總工程師蔡春表示,“我們先后完成阜平城南莊、安新縣馬村兩地共計4個示范項目。數據監測顯示,近一個月的測試期內,設備運行正常,室內平均溫度在18℃左右,運行效果良好?!彼J為,與傳統取暖方式比較,“光伏+取暖”系統供熱效率可呈倍數增加,河北也正在成為“光伏+取暖”市場新的逐鹿之地。
而山東也制定了今年度的目標,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規劃在17市建設太陽能資源觀測站,目前,濟南站已竣工試運行,實現了對太陽能輻射和基本氣象等要素的在線監測和數據支持。 山東省經信委節能辦科長張成泉也在6月15日舉辦的山東省太陽能創新發展交流會上提出:“山東省發展綠色清潔取暖具有雄厚的資源和產業優勢,發展清潔取暖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農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內容,要按照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可承受的方針,盡可能利用清潔能源,加快提高清潔供暖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