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地方籌措資金到位的村級扶貧電站(競爭會非常激烈,但只要現金流安全,適當降低利潤率追求會有不錯的效果);
2、高電價、自發自用比例50%以上的工商業分布式(即便沒有補貼,考慮系統投資的快速下降,收益率也尚可。有地方補貼的地區更是不可多得優質項目);
3、戶用光伏(目前雖尚不確定,但這是此次光伏新政中最有可能通過溝通協商獲得突破的細分市場了。不過光伏貸的時代可能就此完結了,接下來應該是全款或分期付款的時代,重點應該放在規范標準和售后服務上,同時盡最大可能降低度電成本,為平價上網做出貢獻);
4、不需要國家補貼的項目和市場化交易的項目(有關部門即將制定相關的配額制和市場化交易機制的政策,無補貼的市場化交易項目將是未來分布式的主流);
此外,也給大家一個對沖政策調整的建議。如果手里還有已備案甚至已開工的收益率較高的自發自用余電上網類型的分布式電站項目,盡快推進實現投運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畢竟補貼水平是會快速下降的,單純的等到2019年的政策明朗再行動極有可能被排在前面的項目擠出2019年指標范圍(目前尚不明確2019年是維持10GW分布式指標規模還是有增減)。只要排隊排在明年的指標規模范圍內,就算拿不到今年的0.32元/kWh度電補貼,也會獲得2019年的補貼標準(如0.25元/kWh)。
戶用光伏也是同理的。我們預計政策徹底明晰最多也就是1~2個月,組件逆變器等主要設備的快速降價也預計是在這個期間過去之后(目前的設備價格基本處于凍結狀態)。到那時,系統投資的下降幅度足以覆蓋因補貼延遲到2019年支付導致的財務成本。所以較有實力的戶用經銷商和系統集成商不必急于在1~2個月內做決策,靜觀政策明朗化不失為良策。我們預測,2018年的三四季度,戶用光伏會換一種姿態和形式重出江湖。在這之前,請打造好自己的內功,維護好自己的團隊。
壞消息已經出盡,接下來的只能是好消息。望穿秋水的第七批可再生能源補貼目錄發下來的那一天,這幾天的陰霾就會云消霧散。誰說戶用光伏不會傳來更好的消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