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青海豐富的光伏、水電、風電清潔能源,
實現青海全省用電零排放。
期間所有用電均來自水、太陽能以及風力發電產生的清潔能源,此舉將繼去年的“綠電7日”之后再創世界紀錄。

2017年青海省“綠電7日”
其實,在2017年6月17日零時至24日零時,青海省就已經實現連續7天168小時全部使用清潔能源供電,并打破了葡萄牙電網在2016年創下的107小時全清潔能源供電紀錄,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今年,青海省將謀劃更長時間連續使用清潔能源,著力豐富青洽會的綠色內涵,傳播綠色發展理念,夯實綠色發展基礎。



清潔能源并不像火電一樣穩定規律,完完全全使用清潔能源會不會出現停電、供電不足問題?
國家電網公司在青海建設的新能源大數據平臺預測,綠電9日期間,預計青海全省日均用電量1.89億千瓦時。而在此期間,青海省的清潔能源發電量不僅足夠省內使用,還能實現外送。
祁太元說,今年將最大程度促進新能源消納,預計新能源日均發電量5300萬千瓦時,較“綠電7日”增加40%。同時優化火電開機方式,進一步減少對火電依賴,僅保留確保北部電網電壓支撐的火電最小出力,較“綠電7日”降低61%,電量全部通過市場交易方式送往外省。

2017年青海省“綠電7日”
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省,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水電資源豐富且太陽能資源得天獨厚,是國家重要的區域能源接續基地。青海省已出臺一系列新能源產業規劃以及相關扶持政策,推動新能源產業迅速崛起,目前新能源裝機已接近水電規模,成為第二大電源。
“青海省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規劃,預計到2020年,青海新能源裝機總規模將突破2000萬千瓦,占全省電源總裝機容量的50%以上。雖然,我國能源結構的調整和清潔能源替代還面臨著許多難題,但綠電9日行動就是一次勇敢嘗試,國家電網公司實施“兩個機制”,應用“兩項技術”,實施兩項交易創新——
兩個機制
實施調峰補償機制,對綠電9日期間并網機組實施調峰補償,以經濟手段鼓勵發電企業主動參與電網調峰。實施負荷參與調峰機制,引導負荷積極參與電網調峰。
兩項技術
深化應用多能互補協調控制技術,實現新能源和負荷短期、超短期功率預測。推進新能源大數據中心建設開發針對新能源企業的集中監控、功率預測、設備健康管理、共享儲能、備件聯儲等21項大數據業務應用。

青海新能源大數據中心新能源場站集控中心
兩項交易創新
發電權掛牌交易使火電、新能源企業受益。
三江源地區取暖項目與海南地區新能源企業直供電交易使供暖用戶、新能源企業受益。

供電員工為光伏發電企業檢查設備運行情況
同時,青海多方多部門提前排查隱患,開展事故演練。加強線路及變電站內設備的巡視和維護工作,讓清潔能源供電做到萬無一失。
為全面迎接青海省全面實施的“綠電9日”行動,大唐青海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德令哈光伏電站積極組織、全力備戰,力爭電量實現新突破。
該電站系統謀劃、認真部署,對所有設備開展分組分項全面排查,通過后臺運行數據,及時發現問題,逐項逐條消缺,強化巡視力度,重點巡視通訊無法上傳設備的運行狀態,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防洪巡視,對通風不好的逆變器室開門散熱,以防止逆變器過熱跳閘,確保所有設備在“綠電9日”期間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