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行業洗牌,可以說都是行業奮斗者的辛酸遷徙史。大洗牌之下,每倒下一家企業的背后都隱現大量員工落寞離開的身影。

531新政落地后,光伏行業的洗牌已經開啟,而行業巨震可能引發裁員浪潮,近日光伏新聞報道稱:“某一光伏企業已經開始拖欠員工工資。員工為了要到自己應得的勞務報酬,在廣場上跪倒了一大片。”

“目前整個行業大部分停工,我們也停工了百分之七八十,大家都沒法上班了,才爆發(討薪)這個事情。”該企業副總裁對媒體如此說道。

很多人都在擔憂,在這輪血腥洗牌下200多萬光伏從業者又會有多少人黯然離開這個行業?

黑鷹光伏統計184家中國光伏上市公司近七年員工規模及薪酬待遇發現,即便在2011年、2012年光伏之一至暗時刻,中國光伏企業的員工規模、平均薪酬非但沒有出現大幅下滑,反而一直穩步增長。(注:184家中國光伏公司涵蓋了美股、港股、A股、新三板及IPO公司)

? ? ? ?據黑鷹光伏統計,2017年184家光伏企業員工規模33.94萬人,同比增長了4.3%。員工規模在千人以上的大型企業共有57家,達到萬人規模的企業達10家。前三名為正泰電器、通威股份和保利協鑫。

? ? ? ?另據黑鷹統計,2017年163家光伏企業為支付員工薪酬總額達242.54億元(因美股、港股上市公司未披露支付員工薪酬,保利協鑫、晶科、阿特斯等公司未在統計數據內),同比增長了19.02%。2017年支付員工薪酬在億元以上企業共有40家,在十億元以上的企業有7家,它們是正泰、特變、通威、隆基、南玻A、太極實業和橫店東磁。

? ? ? ?近七年時間,這一百多家企業累計支付員工薪酬1000多億元。其中,七年累計支付薪酬在10億元以上企業共有23家,合計支付薪酬達795.26億元。其中特變電工、正泰電器七年支付薪酬高達100億元以上,位列榜單一二名。

? ? ? ?實際上,每一次行業洗牌,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從業者來說,也是一次絕佳“超越”機會。比如2010年隆基、陽光電源收入僅分別為16.52億元和5.99億元,這在當時收入達百億元以上的英利、無錫尚德、江西賽維等行業巨擘面前只能算是“矮個子”,它們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而經過至暗時刻的洗禮,原來的光伏教父級人物施正榮、彭曉峰已經黯然謝幕、退場,英利仍在巨虧的泥潭中奮力掙扎,而像隆基、陽光電源這樣的企業卻在逆境中強勢崛起,2017年兩者的收入增至163.62億元和88.86億元,分別是2010年的9.9倍和14.83倍,員工規模分別是2011年的7.23倍和4.44倍,如今它們都已成長為各自細分領域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