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硅片微信群討論了一件事,金剛線多晶硅片價格開始止跌回升,目前價格反彈到2.3-2.5元/片之間。
那么多晶硅片是回光返照還是開始反轉起死回生?個人覺得這是回光返照,多晶硅片價格的反彈只是因為太多多晶硅片企業停產減產的結果。按照目前單多晶組件價格,多晶硅片還有繼續上漲空間,但是如果多晶硅片價格上漲,只會讓多晶硅片的市場份額更進一步降低。

4月20日,一位不愿公開姓名的鑄錠大咖曾發文表示:單多晶在終端綜合對比:即使鑄錠成本為0,多晶優勢仍然不明顯!其核心觀點如下文所示:
鑄錠環節,每片多晶硅片的成本只有0.32元,如果折算到每瓦成本,只有不到0.08元/瓦,0.08元/瓦的成本,占整個發電系統的成本不到2%。如果從整個電站的成本來考慮,即使鑄錠成本為0,多晶也沒辦法和單晶進行競爭。
也有很多人說,未來的高效電池也在多晶上應用。在多晶上做,是沒得選擇,也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在電池環節,同樣的投資,在多晶電池上的投資回報率遠低于在單晶電池上的投資回報率。比如PERC電池,在電池頂格生產的條件下,如果單多晶生產所增加的成本一樣,單晶所帶來的收益遠高于多晶。在同樣的條件下,如果perc單晶只有30%的收益的話,那么perc多晶可能就沒有收益了。
因此單晶硅片的市場占有率將會越來越高,多晶的市場占有率將會越來越低。多晶硅片面對直拉單晶和鑄造單晶的內憂外患,還有回天之力嗎?
后記:不論是從個人利益還是從個人情感出發,本人都希望多晶硅片越來越好,但是目前個人確實不看好多晶。歡迎從事鑄錠切片的朋友用數據來反駁本人的觀點,真理越辯越明。
via
光伏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