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國家能源局終于開新聞發布會了!!
但是萬眾矚目的補貼問題依然,沒有說法。
具體說了點啥,大家可以看今日推送第二條,或者回復“能源局”查看。
最近不停有人問:沒有補貼賬都算不過來,怎么推廣?總不能騙老百姓吧?
發布會之后,這個問題更應景了。
當然不能騙老百姓啊。
不過沒有什么困難能難倒聰明的光伏人。
前兩天,伏妹兒在朋友圈,看到有人開始這樣宣傳:
夏天空調敞開用,電費低至1毛錢~
之前咱們都是把光伏電站當做投資產品在賣,而這位朋友,換了個思路。
01把光伏電站當普通消費品賣!
不算投資回收期,不算收益率,就算裝光伏之后能省多少電。
就跟咱們換節能燈,換變頻空調一樣,目的就是省電!
這個思路不新鮮,但很多光伏人自己都不信,包括伏妹兒說出來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切~
別急,咱們仔細算算。
當市場降價到足夠低,1萬左右能裝個3kW的光伏電站。
3kW電站年發電量:3000度(保守估算)
20年發電總量:60000度
每度電的價格:10000/60000=0.16667
這就是“夏天空調敞開用,電費低至1毛錢”這一推廣口號的來源。
02為什么這個思路可行?
1)市場價格已經夠低而且還要更低
就像上面算的,有些地方市場價格已經低到了20年度電成本不到2毛的程度。
如果你那兒的市場價格還沒到,別急,遲早也會這么便宜。
這種情況下,就可以給用戶算省了多少電。
特別在南方地區,居民用電價格高達6毛多!
還有階梯電價!
最后一檔將近一塊!!
還不趕緊裝套光伏壓壓驚?
2)光伏電費不變 而市電越來越高
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光伏電站安裝后,成本就固定了,20年間價格是穩定的。
甚至如果運維做得好,發電量超出預期,電站壽命更長,成本還會降。
但是20年里市電價格可不是一成不變的哦。(敲黑板)
20年前伏妹兒家鄉這邊的電費4毛多,現在漲到5毛多。
雖然漲的不多,但20年前每家每戶有多少電器,現在有多少?
20年后呢?
20年前用多少電都是一樣的價格,
20年后的今天,峰谷電價、階梯電價全面推行;
夏天多開會兒空調、冬天電采暖,分分鐘直逼最后一檔階梯電價:1塊!
20年后呢?
家用電器只會越來越多,清潔取暖范圍會越來越廣,用電量越來越大……
不裝光伏,電費只會越來越高。

如果還把光伏當投資理財產品,那么必須5年內回本才有意義。
這樣的話,如果沒有補貼,無論市場價格低到什么程度,也算不過來賬。
但是光伏不是理財品,這不是國家的初衷,也不是行業的初衷。
光伏就是一種消費品。
這么定位的話,就可以把時間拉長到25年甚至30年來算賬。
市場一下豁然開朗。
03都哪些地區可以這么算賬?
1)居民電價高的地區
比如上海啊、廣東啊等地方。
真羨慕廣東的光伏人,不是有土豪補貼,就是居民電價高,市場真廣闊呀。
2)產品價格夠低的地區
比如河北啊,浙江啊,山東啊等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