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精神,把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建設工作落實落細,管嚴管好。7月31日,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能源局在安徽金寨召開全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建設管理工作會。

? ? ?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云天在會上指出: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明確提出,開展光伏扶貧工作。《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中,進一步指出“在條件適宜地區,以貧困村村級光伏電站建設為重點,有序推進光伏扶貧”。近期印發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銜接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脫貧攻堅期內,貧困地區鄉村振興的主要任務就是脫貧攻堅,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扎實基礎,鄉村振興可以鞏固脫貧成果。

光伏扶貧在精準幫扶方面擁有明顯優勢,不僅可以在20年里覆蓋眾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保持收益穩定,還可以做到精準帶貧減貧:電站覆蓋了多少貧困戶、發了多少度電、貧困戶獲得多少收益,都可以通過全國光伏扶貧信息管理系統精確掌握,實現扶持對象精準、資金使用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同時,光伏扶貧可以持續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收益分配管理辦法》中明確,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的發電收益形成村集體經濟。這項政策是把扶貧開發與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在落實的過程中促進了產業扶貧與壯大集體經濟良性互動,激發了貧困村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增強了村兩委基層組織能力,幫助許多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零”突破,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打下堅實基礎,注入持續活力。

從發展歷程看,光伏扶貧已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

一是確立了以村級光伏電站為主推模式的基本思路。

二是建立和完善了光伏扶貧的頂層設計。

三是建成了一批光伏扶貧電站。

截至2017年底,共有25個省(區、市)、940個縣開展了光伏扶貧項目建設,累計建成規模1011萬千瓦、直接惠及約3萬個貧困村的164.6萬戶貧困戶。已納入國家光伏扶貧補助目錄項目的有553.8萬千瓦,覆蓋貧困戶96.5萬戶。

從帶貧效果看,光伏扶貧增強了貧困群眾的參與感和獲得感。

一是光伏扶貧受益面廣。光伏扶貧的目標是建設1500萬千瓦左右光伏扶貧電站,精準幫扶280萬戶貧困戶,按每戶3人算,就可以幫扶840萬貧困人口,這是目前為止,單一扶貧產業中受益面最廣的;

二是光伏扶貧收益期長。以一個300千瓦的村級電站的發電量來計算,平均一年就會有20萬以上的收益,且在產品質量合格、運維管理有保障的理想狀態下,能夠實現長達二十余年的穩定收益;

三是光伏扶貧獲得感強。村級電站一般都建在村內或附近,貧困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發電收益又通過公益崗位、公益事業和小微獎補的方式分配給貧困戶,可以為貧困戶帶來實實在在的參與感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