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的半個月,
光伏人似乎還沒有清醒過來。
然而,事業還得繼續,是時候打起精神,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苦修內功,待到政策明朗,撥開云霧,必然便是下一個風口。
猝不及防的成人禮
6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俗稱“光伏531新政”)
針對戶用光伏,簡單來說就是:
降補貼
0.37元/度 → 0.32元/度
控規模
全年共安排10GW規模(上半年已裝完)
政策一出,光伏圈內哀嚎遍野,可謂是給光伏人在兒童節送上了一份“成人禮”。
而就在6月4日,政策頒布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光伏領域上市公司股價紛紛大跌,名副其實的“綠色”能源,僅一天市值蒸發損失就高達258億元,而去年全國50余家實現盈利的光伏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總和,也只有300億元左右。
截止去年,光伏補貼的缺口便達到了500億,縱使國家再支持光伏發展,也不能無視財政補貼缺口越來越大的實際。而此時,光伏的增長依然迅猛,國家不得不采取政策的“急剎車”。
平價上網前的最后一公里
從政策上來看,國家加快補貼退坡的決心是肯定的。一波降價潮之后,行業內又把目光回歸到了平價上網上,那我們真的迎來了平價上網的時代嗎?以單晶組件為例,價格已經接近2元/瓦,系統成本更是要突破5元的節奏,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似乎平價上網就在眼前。
現在該怎么做?
首先明確一點,國家支持光伏的目的是培育產業,讓清潔能源更快地普及。平價上網之后,產品運維與衍生服務的重要性將會日益凸顯。那么具體又該怎么做呢?
a.補貼的退坡帶來的是光伏成本的不斷降低,在迎來平價上網之后,通過自身的集采能力,將利益讓給用戶,做到高性價比的企業,將會脫穎而出。
b.建立自身完善的服務運維體系。電站的壽命長達30年,做好已安裝電站后續生命周期內的售后運維服務,贏得口碑,等到后續政策明朗,市場爆發時,就能夠快速占領市場。
c.“光伏+”的衍生。從戶用光伏電站的單一產品轉變為“光伏+儲能”“光伏+充電樁”等一系列清潔能源產品,擴展更多的業務領域將是企業生存的一大法寶。
d.提升企業自身品牌價值與競爭力。531過后,行業發展必將規范,今后平價上網時代將會是良性、有序的競爭。通過多元化的服務體現自身企業的價值、優勢以及提升核心競爭力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