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產業讓咱挑著干,這回脫貧致富可真有希望啦!”9月9日,在三門峽市高廟鄉農業產業示范園內,在此打工干活的馬桂樓對記者說道。馬桂樓是當地的貧困戶,閑暇之余在園內干農活,一天可有60元的工資收入。工資結算快,離家又近,能照顧地里莊稼,馬桂樓對自家脫貧充滿信心。

近年來,高廟鄉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培養發展起花椒、中藥材、高效農業、屋頂光伏、畜禽養殖等主導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針對貧困戶各自不同情況,采取入股分紅、下田打工、轉讓承包等多種途徑,“量體裁衣”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另外,高廟鄉投資198萬元建立的高效農業產業示范園,擁有雙層栱棚112個,主要用于種植中藥材、文冠果品種改良、綠色有機農產品及育種改良試驗等。流轉土地的貧困戶每畝增加流轉金收入1000元;36戶貧困戶入園打工每戶年收入14000余元;承包大棚經營的30戶貧困戶,每棚年收益12000元左右;入股的105戶貧困戶年人均分紅7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