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祁門縣結合本地實際,大力發展村級光伏扶貧項目,致力提升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不斷帶動貧困群眾,尤其是無勞力、無資源、無收入來源的貧困戶穩定脫貧,確保光伏扶貧政策惠及更多貧困群眾。
在小路口鎮春風村一期光伏發電站,一塊塊藍色的太陽能電池板整齊地鋪設在小山坡上。這是小路口鎮春風村利用財政扶貧資金,建設的全縣第一家產權歸村集體所有裝機容量62.4千瓦的村級光伏電站項目,光伏電站于2016年11月并網發電。不久后,這個村又爭取扶貧資金建設了二期光伏電站項目,并于2017年10月中旬并網發電。“光伏電站從并網發電以來,已經有10萬多塊錢的進賬,其中20%給貧困戶分紅,40%用于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春風村黨支部書記葉忠良介紹說。

近年來,祁門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著力推進傳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充分利用光伏產業扶貧政策,為貧困村增加集體收入,并帶動村民增收。截至目前,全縣已先后投入2137萬元在3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建設了村級光伏發電項目36個,并在全市率先實現了貧困村村級光伏扶貧項目全覆蓋,為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增收、貧困人口的穩定受益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