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扶貧在產業扶貧、精準幫扶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不僅可以在二十年內覆蓋眾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保持收益穩定,還可以做到精準帶貧減貧。同時,光伏扶貧可以持續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

9月8日,"2018中國能源產業扶貧高峰論壇"在京召開。國務院扶貧辦楊瑞華在演講中表示,經過四年的發展,光伏扶貧已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

楊瑞華表示,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也是穩定脫貧的長久之計。光伏扶貧在產業扶貧、精準幫扶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不僅可以在二十年內覆蓋眾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保持收益穩定,還可以做到精準帶貧減貧。同時,光伏扶貧可以持續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

2017年印發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收益分配管理辦法》明確,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的發電收益形成村集體經濟。楊瑞華認為,這項政策是把扶貧開發與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在落實的過程中促進了產業扶貧與壯大集體經濟良性互動,激發了貧困村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

關于光伏扶貧取得的效果,楊瑞華表示,一是確立了以村級光伏電站為主推模式的基本思路,二是建立和完善了光伏扶貧的頂層設計,三是建成了一批光伏扶貧電站。

楊瑞華還表示,光伏扶貧在穩定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脫貧、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積極推動能源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形成了"一舉多得"的效果。已成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

今年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未來三年要繼續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在條件適宜的地區以貧困村村級電站為重點,有序推進光伏扶貧。在推動光伏扶貧工作不斷深入的過程當中,國務院扶貧辦會同國家能源局出臺了《光伏扶貧電站管理辦法》,明確了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的建設標準:一是村級電站原則上應建設在建檔立卡貧困村,設立對象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主;二是年等效利用小時1000小時以上;三是具備電網節入條件;四是電站不得負債建設,企業不得投資入股;五是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所有收益用于扶貧,主要采取設立公益崗位,設置小型公益事業、小微獎補等方式。

楊瑞華表示,下一步,將圍繞建設1500萬千瓦光伏扶貧電站,精準幫扶280萬戶貧困戶的既定目標,持續穩健推進光伏扶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