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但用電不再花一分錢,電站還能賺錢。屋頂架起了光伏電站,一年相當于多了兩頭豬的收入。”說起屋頂電站的好處,承德縣崗子鄉鄭柵子村村民劉利民滔滔不絕。

承德市現有貧困村780個,建檔立卡貧困戶20.77萬戶,其中低保和五保貧困戶占54%,這些無勞動能力、無收入來源、無致富項目的“三無”特困戶成為精準脫貧的難點。為確保貧困群眾真脫貧,承德市實施了“萬戶陽光”工程,預計今年年底將覆蓋3萬建檔立卡特困戶。目前,已完成1.24萬戶,戶年均增收4000元。

承德市發揮霧霾天少、光照充足、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優勢,在貧困戶庭院建設戶用光伏發電系統,在村里的荒山荒坡建設光伏發電站,為貧困村、貧困戶建立長久增收渠道。光伏扶貧采取“政府補貼、企業運作、農戶分成”模式,突出對“三無”特困戶優先配指標優先補貼,幫助每戶籌資建設一個5千瓦左右的屋頂光伏電站。

光伏扶貧作為承德市產業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托“萬戶陽光”工程,全面推廣光伏農業。光伏農業大棚可直接在原來種植土地上直接建設,棚頂光伏發電可以滿足農業大棚的溫控、灌溉、照明補光等電力需求,更有利于現代化農業項目的開展。目前,承德縣穆勒四通現代農業光伏產業園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4億元,建設生態農業大棚200個,2018年計劃新增設施農業大棚1000個,帶動3000余人就業;平泉市設施農業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2665萬元,建設大棚1282個,帶動就業38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