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光伏產業在我國的發展,一批著名的光伏城市應運而生。

他們從政策出發,給予光伏產業極大地扶持,使得國內涌現了一批領跑世界的光伏企業。

如今,憑借尖端的光伏制造技術、優厚的自然資源條件、有利的行業發展環境,這些國內知名的光伏新城也將成為未來光伏行業發展的寶地。

No1 安徽·合肥

在光伏行業翹首期盼補貼的時候,近幾日,陽光電源、晶澳、通威等企業已經獲得了合肥市3670萬元光伏產業扶持政策補貼。這足以見證合肥市扶持光伏產業發展的決心和力度。

作為全國著名的“光伏第一城”,合肥始終堅持從上中下游共同推進光伏產業的發展。不僅滋生了晶澳、陽光電源等一大批光伏巨頭,而且在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等方面也居國內前列。

對于眾多光伏企業來說,“生”在合肥,不可不說是一件幸事。

No2 江蘇·無錫

無錫是中國光伏產業最為集中的地區,被稱作中國光伏產業的“搖籃”。

光伏產業是無錫近年來城市轉型的重要支撐,得益于政策的扶持,無錫的光伏產業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2017年底,無錫新能源產業實現產值到達524億元,遠超國內多數城市的水平。

目前,無錫市太陽能電池產能占全國總規模的50%以上,憑借著全產業鏈的競爭優勢,本地光伏企業集聚效應正在形成。

No3 甘肅·酒泉

酒泉位于甘肅省西北部,向來以我國重要的衛星發射中心而聞名于世。近年來,憑借得天獨厚的光照資源,酒泉一躍成為了我國重要的光伏大城。

目前,酒泉市已經基本建成我國第一個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多家光伏企業也在酒泉設立產業園。

更值得關注的是,酒泉市推廣的光伏扶貧項目,將為近10萬貧困人口造福,成為國內光伏扶貧的樣本。

No4 青海·格爾木市

若非光伏,這座位于西北戈壁上的城市恐怕很少為人熟知。近年來,光伏產業的崛起給格爾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憑借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和土地資源,格爾木市在光伏行業中快速發展,一度成為我國光伏產業的主戰場之一。

據統計,格爾木市太陽能發電技術可開發量高達15.5億千瓦,發展潛力巨大。

No5 浙江·嘉興

依托浙江這個光伏大省,嘉興的光伏產業做的有聲有色。到去年位置,嘉興全市的光伏產業規模已經突破550億元,分布式光伏發展尤為突出。

如今的嘉興已經集聚了一批有實力的光伏企業和研發機構、頂尖的人才技術,光伏園區發展迅猛。秀洲高新區的光伏特色小鎮更是成為國內光伏小鎮發展的模板。

憑借著浙江省對于光伏政策的發力扶持,嘉興的光伏產業還將擁有更大的發展。

No6 山西·大同

山西大同擁有我國首個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作為曾經的煤炭大省,光伏的出現為大同市的能源轉型提供了方向。

去年11月,大同又成功入選第三批光伏“領跑者”項目名單,在多個“領跑者”項目的推動下,大同能源轉型正在熱火朝天進行中。

據預計,到2020年,大同的光伏發電總裝機達到600萬千瓦。未來將有更多的機遇出現在大同的光伏市場中。

No7 天津

天津是中國第一塊光伏電池的制造基地,被視為是中國光伏行業最早的發源地。光伏行業多年來一直在天津的經濟結構中占據著重要位置。

近年來,針對光伏產業的發展,天津陸續出臺了一大批利好措施。

就在近日,天津市政府下發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實施方案的文件,其中明確表示將投資千億元推動天津成為我國先進光伏制造基地。

No8 江西·上饒

上饒市的光伏產業興起于2006年,全球知名光伏產品制造商晶科能源就誕生于此。

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光伏對資源、地域等因素要求相對較低,這也給上饒發展光伏產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

今年以來,上饒通過推進總投資150億元的晶科“雙倍增”項目等,繼續大力培養光伏產業優勢,一座世界光伏城正逐漸形成。

No9 廣東·東莞

近年來,廣東東莞大力扶持光伏企業在本市的發展,在此前發布的能源“十三五”規劃中,東莞市表示到2020年全市光伏裝機規模將達到360MW,這一規劃遠超許多國內城市。

而且據預計,未來三年中,將有超過百億元的資金投入到東莞的光伏行業中,大批光伏企業的加入將助力東莞建設成為中國的“光伏之都”。

No10 貴州·銅仁

不同于其他九個城市,貴州銅仁這座“隱藏的”光伏城市此前并不為人關注。

就在今年4月,知名光伏企業漢能集團宣布將在銅仁市率先推廣利用薄膜太陽能清潔能源,銅仁也成了漢能“新型生態都市”綜合方案迎來的首個落地城市。

目前,這個投資將近400億元的“全國首座光伏城”打造計劃正在進行,銅仁也將成為國內最特別的光伏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