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美暢新材(872859)發布上市輔導備案的提示性公告。公告顯示,美暢新材擬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并于境內上市,已于2018年7月向中國證監會陜西監管局報送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輔導備案登記材料,輔導備案情況已于2018年10月10日在陜西證監局官方網站公示。目前,公司正在接受中信建投的輔導。

  楊凌美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注冊資金3.6億元,是一家主要從事電鍍金剛線及其他金剛石超硬工具研發、生產、銷售的科技創新型企業。目前公司已實現年產2400萬公里電鍍金剛線的產能布局,成為全球主要的金剛石線鋸制造商。

在硅片制造領域,相對于傳統砂漿切割,金剛線切割有明顯優勢。一方面,金剛線切割可以使硅耗至少降低18%,迅速將1元有余的切割成本降至0.6元-0.7元,降幅達30%以上。另一方面,金剛線工藝還能降低能耗,更加綠色環保。企業日均生產用電量可減少1500-1700度,水耗減少逾6噸。同時,由于降低了有機物的引入,污水處理成本也會相應降低,且運用金剛線工藝切割技術的硅片,表面損傷淺,便于清洗。

電鍍金剛線技術起源于日本,日本廠商憑借先發優勢牢牢霸占著市場。尤其在2015年以前,日本企業在硅切片線(細線)領域憑借領先的技術優勢,一直處于壟斷地位,而國內同類產品依賴進口,成本較高,因此限制了國內光伏企業對電鍍金剛石線的普及應用。

2014年,金剛線工藝率先在國內單晶企業普及,而當時適用于多晶硅片的黑硅技術并沒有達到產業化成熟標準,直至2017年左右,多晶才慢慢開始轉向金剛線切割。

據中國光伏產業協會的統計,2017年,光伏產業硅片端仍是以傳統的砂漿切割為主。在去年納入統計的38家硅片企業的多晶硅片產量中,金剛線切割占37.5%。中國光伏產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說:“2018年上半年硅片企業將迎來切割設備的大規模更新換代,預計今年金剛線切割將成為多晶硅切片的主流工藝。”

目前而言,楊凌美暢占據了金剛線市場較大的市場份額,岱勒新材、三超新材、東尼電子、易成新能等上市企業實力亦不容小覷。

據悉,2017年2月,上市公司四方達曾擬作價19.5億收購美暢新材100%股權,后因政策環境變化等客觀因素未能達成一致,收購不了了之。

2018年9月10日,美暢新材掛牌新三板,2016年度、2017年度營業收入分別為1.85億元、12.4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400.36萬元、6.78億元。

在當前資本市場環境動蕩,光伏行業政策波動較大的今天,美暢新材能否順利通過IPO,存有較大懸念,但考慮到美暢背后強大的資本護航以及本身具備的巨大成長潛力,我們期待美暢新材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