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前三季度,全市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7.54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6.94%,占全社會發電量的3.33%。
前三季度,全市可再生能源發電完成產值5.87億元,節約標準煤23.2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75.25萬噸,氮氧化合物1.13萬噸,等效植樹41120棵。可再生能源產業對實現區域節能減排,增加環境容量作用凸顯。
截至9月底,全市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1.96萬千瓦,占全市發電總裝機9.63%,可再生能源發電主要以光伏發電為主,風力發電、小型水電、垃圾填埋氣發電為輔。從發電量看,1月—9月,全市光伏發電6.42億千瓦時,占比85.01%,小型水電發電0.89億千瓦時,占比11.79%,風力發電0.19億千瓦時,占比2.49%,垃圾填埋氣發電量0.054億千瓦時,占比0.72%。從發電效率來看,全市普通光伏電站發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983小時,最高為1263小時,最低為450小時。
四季度,我市將大力推動黃土旱塬光伏應用領跑基地建設,完成國家下達的光伏扶貧電站建設任務,促進華潤潼關5萬千瓦風電項目和中廣核潼關5萬千瓦風電項目建成投運,積極推動20萬千瓦風電項目完成核準,爭取明年年初開工建設。預計今年年底,我市將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62萬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有望突破10億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