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尼簽署電力合作項目 中國光伏產業鏈生產線首次出口非洲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6日在珠海與尼日利亞科技部科學與工程基礎設施管理局(NASENI)簽署了電力系列項目合同,長城公司將在合同生效后的30個月內以交鑰匙工程的形式,為尼方建設完成電力與配電變壓器生產線、高壓電力檢測實驗室和光伏產業鏈生產線,合同總額超過3億美元。

據悉,此次合作也是中國光伏產業鏈生產線首次出口非洲,為該產業走進非洲市場開辟了先河。太陽能發電技術在實際運轉中較易操作,很適合非洲市場的實際情況,該生產線將幫助客戶進一步完善當地電力系統。(國際在線)

2.中國電建進博會新項目!簽訂750MW光伏項目諒解備忘錄

11月6日,在首屆上海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匈牙利館,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強拜會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維克多一行進行深談,電建國際公司與土耳其波拉特集團就匈牙利750MW光伏項目簽署合作備忘錄。作為中國電建在匈牙利國別市場的首個項目,該企業相關人士表示,未來將充分利用中國電建整合國內外資金、技術和人力資源的優勢,與項目業主強強合作,確保項目取得成功。(經濟觀察網)

3.前三季度云南市場化交易電量同比增24%

1至9月,云南省市場化交易電量達621.3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08%。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昆明電力交易中心完成準入的電力用戶近6500戶,較年初增長1300戶。1至9月,用戶側市場平均成交價每千瓦時0.32021元,與目錄電價相比每千瓦時平均降低0.11905元,參加交易企業降低用電成本73.98億元。從發電情況看,1至9月,云南全省水電發電量同比增長8.72%;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長36.11%,風電發電量同比增長0.35%,光伏發電量同比增長4.66%。

4.印度和臺灣未能對光伏電池和組件進口保障稅問題達成協議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11月2日提交的文件,來自印度和臺灣的貿易代表團未能就有關印度對發達國家以及中國和馬來西亞的太陽能電池和組件進口保障稅的爭議達成協議。臺灣在9月份通過要求進行磋商,馬來西亞還在世界貿易組織上起訴了七月底實施的保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