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山西五部門聯合發布了《山西省能源生產和利用設施智能化改造實施意見》。

 

blob.png

 

《意見》明確提出推進電廠智能化發展及示范工程建設。發展以“無人值守(少人值班)”模式為基礎、以通信平臺為支撐、以“數據采集自動化、信息預測精確化、調度決策最優化、運行控制一體化”為特征的智能電廠,實現設備智能化、控制智能化。推進“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高度一體化融合,達到安全、可靠、高效、經濟運行的目標。鼓勵研究和應用數字信息技術、大數據與光伏技術融合,實現時間、空間、設備等多層面、多維度監控、管理。通過無人機智能巡檢,及時發現組件問題,實現智能監控。采用光伏智能化系統,推進光伏+農業、光伏+建筑、光伏+工業園區、光伏+農村的智能化發展和應用。鼓勵使用智能分布式風機,為風能合理有序開發提供保障。支持省內風機生產企業,攻克智能分布式風機技術,并結合先進傳感與智能技術實現分布式風電安全、環保、高效開發。進一步推動我省風電智能化產業系列化、高端化發展,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積極穩妥推進智能電廠建設,促進電廠與電廠、電廠與電網信息對接,支撐電廠生產和電網規劃決策,助力實現非化石能源與化石能源協同發電,切實解決棄風、棄光問題。

此外,《意見》要求加快推進建筑內外部智能化設備配備工作,提高建筑整體智能化水平。加快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太陽能光熱系統應用步伐,推廣普及太陽能一體化建筑,著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提高工業園區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園區。完善樓宇自控系統,實現對照明系統、給排水系統、變配電系統等管理與協調以及送排風機、照明回路、變配電設備等機電設備信號的采集與控制,實現風、水、電智能化控制,達到園區節能效果。研究綜合能源和智能建筑集成技術,將分布式能源發電和天然氣網、建筑節能等相結合,實現冷、熱、電三大能源系統整合優化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