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泗縣被列為全國30個光伏扶貧試點縣之一。近年來,泗縣縣委、政府以國家光伏扶貧試點縣為契機,把光伏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措施,創新舉措,精準發力,探索出一條光伏產業扶貧新路徑。

加強領導,建立工作機制。成立由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縣發改委、財政局、扶貧辦、國土局、規劃局、環保局、金融辦、供電公司、農投公司等部門負責人及各鄉鎮負責人為成員的光伏扶貧建設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協調解決光伏扶貧項目實施中的重大事項。各鄉鎮政府均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

明確職責,形成推進合力。明確了縣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縣發改委負責統籌協調和政策落實,具體做好光伏發電指標的爭取與分配,編制光伏扶貧實施方案;縣農投公司負責光伏扶貧項目招投標和實施;縣扶貧辦負責貧困村和貧困戶審核、擬定年度計劃協調推進項目實施、涉農資金整合等;縣財政局負責省市縣資金撥付;金融辦負責協調金融機構支持光伏扶貧;縣國土、規劃、環保負責項目建設用地、規劃、環評等相關工作;縣供電公司負責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確保滿足光伏發電上網需求,并負責電表調試和安裝、并網發電,按時抄表結算、及時發放上網電量補貼資金;各鄉鎮為實施主體,對本鄉鎮光伏發電扶貧項目負總責,切實做好實施項目的貧困村和貧困戶選擇、資金自籌、施工協調等。做到時間明確、任務清晰、責任到位,形成全力推進光伏扶貧工作格局。

科學規劃,統籌項目實施。根據國家、省、市相關文件,結合《泗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規劃綱要(2015—2018年)》,編制泗縣“十三五”光伏扶貧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明確年度目標任務、幫扶貧困戶數及貧困村數、項目實施類型、建設規模、資金籌措方案、組織保障措施等,確保全縣光伏扶貧工作有序推進。截至到2017年底,我縣共實施光伏扶貧項目規模61.6兆瓦,覆蓋1667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65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實現全縣所有貧困村全覆蓋,為建檔立卡貧困村發展和貧困戶脫貧提供了持續的收入渠道。

規范程序,確保精準識別。泗縣享受光伏幫扶的貧困戶分布在全縣15個鄉鎮(開發區)174個行政村,以貧困村和當年預脫貧村為重點,扶持對象必須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優先考慮無勞動力、無資源、無穩定收入來源、患有重大疾病、殘疾、相對更貧窮的家庭。符合條件的貧困戶申報享受光伏扶貧政策程序:向村委會提出申請,村委會初審后上報鄉鎮政府,鄉鎮政府組織人員對申請對象資格進行審查,審查通過后在所在村公示7天,無異議后上報縣扶貧辦核查,縣扶貧辦核查后報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


泗縣黑塔鎮朱山光伏發電站


泗縣光伏扶貧運維中心

嚴格把關,保證工程質量。加強設計、采購、建設等關鍵環節審查監督,打造精品光伏扶貧工程,確保光伏扶貧項目發揮預期效益。一是按照光伏發電項目施工規范要求,對每一個實施點出具光伏電站設計方案,經審查通過方可施工;二是要求光伏組件必須采購國內光伏發電“領跑者”先進技術產品,且必須通過第三方檢測認證,否則不予進場安裝;三是監理全程跟進,農投公司定期檢查,發現施工不規范的立即改正,確保從基礎施工到組件安裝等環節施工質量;四是嚴把驗收關。今年建成并網發電的項目,已通過第三方評估機構華陽檢測驗收,正在進行工程審計。

強化管理,持續發揮效益。光伏扶貧是創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式的有效途徑,是穩定增加貧困村、貧困戶收入的重要舉措。要保證光伏電站持續發揮效益,后續運營維護、跟蹤管理是關鍵。為此,縣政府一方面完善相關制度機制,制定出臺《泗縣光伏扶貧收益分配管理暫行辦法》和《泗縣光伏扶貧電站運營維護管理辦法》,明確項目建設類型、建設模式、產權歸屬、施工管理、運營維護及光伏電站收益管理主體、分配標準、分配程序、收益稅費結算等內容,規范光伏扶貧發電項目和資產收益分配管理,另一方面通過多方考察、學習,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與浙江杭州品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了泗縣光伏扶貧項目智能監測管理系統。該智能系統以農投公司智能運維中心為核心,依托杭州品聯云平臺,運用智能管理系統,有效的結合電力自動化技術、通訊技術、云計算技術,打破地域限制,實現自動運維、主動經營和精準監控,可實現發電數據實時在線采集分析、設備自檢和故障報警及任務派發、全天候安防監控等,成功探索出“統一智能運維,分散地方管理”的運維模式,可降低運維成本 50%,提升發電量 6%左右,保證了光伏電站穩定運行,持續發揮扶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