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消息一出,整個光伏行業又像吃了一片春藥,鉤動了行業青春年少的心。在剛剛經歷了531新政的一瓢涼水的洗禮后,資本是否還能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再陽剛一把。春藥畢竟是春藥,不可能返老還童,成熟或許更符合客觀規律,否則行業真成了總是喜怒無常的孩子,總也離不了家長的呵護。
本人作為一個有著多年從業經驗的新能源人,經歷過光伏行業從金太陽啟動到加速再到瘋狂再到急剎車的全過程。在平常與行業同仁溝通交流以及參加政府行業的各種會議過程中,大家有一個共識,下一步新能源上網電價取消補貼進入市場化是一個必然趨勢。
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不能由指標來牽者產業的鼻子走,裝機容量要有一個科學的規劃,而不是受其他非行業自身因素來左右。從哲學的角度看,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新能源項目從開發、建設、并網發電到輸配電再到終端用戶是一個系統工程。中間環節很多,每個環節都有自身的規律和規則,環環相扣,不能把他們割裂來看。
下面個人有幾個觀點可以和大家探討:
1、光伏風電的裝機容量的指標不應該是規劃出來的
在行業發展的初期,整個行業及政府都是在摸索尋找道路,為了規范行業發展,避免出現亂象,用指標來規范和引領行業有序發展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但是在行業發展到今天的階段,無論從技術、成本、投資者的心態都逐漸成熟。尤其是531新政以來,去杠桿、去泡沫效果明顯,行業趨于理性,投機已無利可圖,行業雖然有陣痛但大家心里都有準備、有預期。
因此在目前項目成本不斷下降,國家去杠桿的大環境下,用市場來決定裝機的容量,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下指標,大家都會算賬來決定。
2、電網將越來越成為的決定因素。
為什么這么說呢?
目前行業的現狀是:紅色預警和橙色預警區域存在大量的新能源項目限電和無法外送情況。非限電區域現有的接入容量也很有限,接入、消納和送出也變得越來越困難。因此,今后即使獲得建設指標但如何找到合適的電力接入和消納則成為項目最終落地的關鍵因素。最終可能是如果無法取得消納評估報告則項目則無法具備開工條件。這樣一是無法保護投資者的收益,二是指標與年度規劃變得沒有實際意義。
3、特高壓輸送技術的升級
建設特高壓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解決發電和用電區域的不匹配的問題,二是為了解決光伏風電限電棄電的問題。但目前投運和部分核準在建的特高壓項目,由于風電和光伏發電波動性較大,調峰困難等自身不足而給電網運行帶來的安全問題,而不得不在輸送新能源電力的時候必須要配比一定容量的火力發電以保證電網的安全運行,大概比例為1:3。這樣一條特高壓輸送新能源的能力大大折扣,背離了用特高壓遠距離輸送新能源電力的初衷。
目前,最新柔直特高壓技術的突破和應用將為遠距離,大容量100%輸送新能源電力帶來無限可能,比如烏東德至廣東廣西,張家口至北京的柔直特高壓都即將動工。
售電側的改革還要持續加強,有效保證綠證制度的實施,以解決電源分布與用電終端的矛盾。
特高壓技術的升級為新能源發電遠距離、大容量輸送帶來了福音,但還不能樂觀的認為棄風、限電的問題將徹底解決。由于受電區域出于當地民生和政績考核以及新能源電價等因素,受電區域接收外來新能源電力的意愿不強甚至是抵觸,這種現象的存在難于從能源局和國家電網這個層面來解決的。
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途徑之一,放開售電市場及碳排放交易市場,讓市場發揮調節作用,鼓勵全社會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的可操作實施,多管齊下推動新能源電力的全網范圍內的調配和全社會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
4、能源結構轉型與再電氣化將成為能源變革的一大趨勢
目前行業棄風限電的原因、規模和前幾年有所不同。以前的棄風限電的原因主要是電源點所在區域的用電負荷較小,消納困難,電力接入和外送通道較少,電網規劃和建設速度跟不新能源項目增速。
而現在的情況除了上述因素沒有得到有效緩解外,又出現了新的不利因素。一是國民經濟在調結構,去庫存、淘汰落后產能的大背景下全社會用電量下滑;二是中美貿易摩擦造成的制造業出口訂單減少用電量下降。
5、新老因素疊加使現在新能源消納的問題更加突出
由于受巴黎協定的約束,我國到2030年的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比要達到20%左右。目標和困難還比較艱巨,因此推進實施再電氣化——以電為中心重塑能源格局,以特高壓為手段改變發電端的能源構成,用戶側實施電能替代,積極推進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不斷拓展電能替代的廣度和深度,對解決新能源的消納和廣泛應用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
6、新能源行業市場化的道路不能走回頭路
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正在面臨轉型,轉型的方向一定是走市場化道路。對標全球新能源電價,擺脫依靠補貼這一點得到全球同行一致認同。
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新能源行業在邁過嬰兒期后,全行業必須要有信心,靠自身的技術創新和成本控制來勇敢的走出邁向成熟的一步。
新能源行業不能斷奶就罵娘,政府也不能大包大攬,會哭的孩子就給奶吃。否則在面臨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越來越大,補貼落實周期越來越長,到頭來害的投資企業掉入泥潭不能自拔,政府信用受損,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